第55章 市里顶不住了向省里求援(1 / 2)

1987 年春,市政府会议室的吊扇转得有气无力,扇叶上的油垢在灯光下泛着死鱼般的光。李海山的中山装第三颗纽扣不知何时崩掉了,露出里面洗得透亮的 “为人民服务” 跨栏背心,领口处还沾着昨晚接待时蹭的银粉 —— 那是帆布厨房 “清蒸鲈鱼” 的鱼鳞替代品。

“王书记,” 他捏着钢笔的手在发抖,笔尖把求援电报的纸戳出了窟窿,“再不想办法,咱们连木屑红烧肉都做不出来了!” 会议室的暖气片发出 “咣当” 一声闷响,仿佛在应和他的焦虑。墙上的 “全市肉票储备图” 用红笔圈着大片空白,像被啃得只剩骨头的猪排骨。

王书记摘下老花镜,镜片上糊着的咖喱渍让他眼前的世界一片混沌:“发加急电报!就说我市遭遇‘历史性食材危机’,请求省里紧急调拨肉类资源!” 他的茶杯里泡着去年的陈茶,茶叶渣子沉在杯底,像极了他们此刻的处境 —— 烂摊子越堆越高。

手摇电话机在角落发出刺耳的响声,陈永年抓起听筒,声音带着哭腔:“周处长吗?我是小陈啊…… 对,就是那个搞自助餐改革的市!您可不知道,现在全市的猪牛羊鸡鸭鱼 ——” 他突然看了眼李海山,把 “快吃光了” 咽回去,换成 “即将实现生态养殖转型升级”,“但为了保障考察团接待,目前面临暂时性生物链调整困难……”

电话那头,省府办公室的周处长对着听筒直翻白眼。他夹着烟,看着笔记本上陈永年的 “黑话翻译”:“生物链调整困难”= 肉不够吃,“生态养殖转型升级”= 把老百姓的猪圈扫空了。当听到 “帆布厨房遭遇水帘洞式烹饪体验区” 时,他终于没忍住,喷出的烟呛得自己直咳嗽 —— 这分明是厨房漏雨把菜泡汤了。

“小陈啊,” 周处长强忍着笑,“省里理解你们的创新热情,但也要注意 ——” 话没说完,听筒里传来嘈杂的碰撞声,像是搪瓷缸摔在地上的响动。原来李海山急得直拍桌子,把装着酱油水的缸子碰翻了,褐色液体在 “为人民服务” 的桌布上蜿蜒,像极了一幅迷你版的黄河泛滥图。

求援电报发出三小时后,省里回电了。周处长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经研究决定,紧急调拨五万斤冻猪肉、三万箱麸皮白酒,另外 ——” 他故意顿了顿,“听说你们的‘水帘洞式烹饪’很有特色,省饮食文化研究会准备派专家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