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8点,朝阳刚刚越过东部影视城13号区的围墙,将斑驳的光影投射在3号摄影棚的铁皮外墙上。
许渊一走进摄影棚,混合着咖啡香与电缆焦味的空气扑面而来。楼下,场务们正忙着搬运器材,吆喝声与对讲机的电流声交织在一起。
“许总,楚导问您要不要去看b组的拍摄。”场记小妹探头进来,手里还攥着一沓被汗水浸湿的场记单。
许渊摇摇头,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光标上。楚洛琴确实展现出了惊人的专业素养。她将剧组分成Ab两组,文戏组由副导演负责在2号棚拍警察局的戏份,自己则带着主力团队在3号棚攻坚拳击比赛的重头戏。
透过窗户,能看到3号棚门口聚集着十几个群演。楚洛琴标志性的沙哑嗓音隐约传来:\"动作再利落点!这不是跳舞,是搏命!\"紧接着是拳套撞击沙袋的闷响。
手机震动打断了他的思绪。是颜雪茹发来的消息:“许总,家人情况稳定了,我大后天就能回来。”
昨晚11点许渊接到颜雪茹的电话,说是老家家人生病,要请假几天回去。许渊将信将疑,但还是批了假期。
正当他准备回复时,邓乐的电话却打了进来。
“喂,阿乐,这么早啊!”
“许哥!你还没有看新闻吧!”邓乐的声音有些急促,“今早四家官媒同时发了刘主任专访!”
许渊挂了电话,连忙打开手机查看。
《文化日报》的专访标题赫然醒目:《公益广告选角风波:官方回应质疑》。文章中,刘主任措辞严厉地批评了某些营销号的恶意揣测,详细披露了选角过程的每个环节——从初选的三百份资料,到最终五人面试的评分表,甚至附上了颜雪茹当时的试镜片段链接。
\"反应太快了。\"许渊自言自语。他赶紧划开另外几家媒体的报道,发现内容高度一致,连刘主任举例用的数据都分毫不差。这种整齐划一的舆论引导,绝不是临时应对能做到的。
“小2,你能不能再帮我查查颜雪茹的信息?”许渊求助系统。
“已经和你说了很多遍了,我能查到的,和你能查到的东西是一样的。”系统一副无能为力的语气。
“我怀疑……她和官方应该有关系,如果是这样,她来我公司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也没有干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啊!”许渊陷入沉思。
又过了两天,许渊没有去片场——楚洛琴很专业,齐云也使用了演技饼干,一般来说也不会有什么乱子,许渊把重心放在下一个剧本的创作上。
没办法,每个月吃喝拉撒都要用钱,现在还要招聘一个助理,齐云和颜雪茹前期也赚不到什么钱,许渊只能自己写剧本贴补日常开销。
午后的骤雨来得突然,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户玻璃上,像无数小鼓同时敲响。许渊关上窗户,雨声顿时变得朦胧,电脑屏幕的蓝光在昏暗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眼。
文档里,《古董迷局》的故事已经写到关键章节。主人公卧底调查,发现拍卖行的鉴定师与黑市勾结,正面临是否揭发的抉择。许渊停下敲键盘的手,端起已经冷掉的咖啡。褐色的液体表面映出他紧锁的眉头——这个情节莫名让他联想到颜雪茹。
手机突然震动,来电显示“李丰州”。许渊按下接听键,听筒里立刻爆发出洪亮的笑声:“小许啊!剧本我看完了!”
许渊拿着电话走到窗前,看着雨幕中模糊的街景,笑着回答:“李导您满意就好。”
“满意!太满意了!”李丰州的声音穿透雨声,“就按之前电话里谈的,三十万,明天就安排财务打款!”
许渊继续笑道:“那我也就不客气,麻烦李导了!”
一阵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后,李丰州忽然压低声音:\"其实第一次给我看的时候,剧本早就写完了吧?\"
许渊的指尖在窗玻璃上划过一道水痕。他想起半个月前,自己故意只给李丰州看了《烽火血玉录》前十集剧本,又\"不经意\"提到齐云即将试镜的消息。当时李丰州眼中闪过的精光,和现在电话里的试探如出一辙。
“哪能啊李导,”许渊笑着回应,“后面三十集可是熬了好多个通宵才改写出来的。”
挂断电话,系统在脑海中发出冷笑:“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明明全剧本早就存在硬盘里,还装模作样。”
许渊笑着说道:“这叫人类的智慧,你一个AI你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