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终极三国:盟散烽烟起忠义战魔渊(1 / 2)

洛阳城的铜驼大街上,王允的马车碾过破碎的瓦当,车轮与青石板碰撞出沉闷的声响。车帘外,原本繁华的市集如今满目疮痍,店铺紧闭,偶尔能看到几个面黄肌瘦的百姓匆匆而过。王允望着手中泛黄的同窗录,那上面“董卓”二字的墨迹已有些晕染,思绪不由得回到三十年前——那时的董卓还是个憨厚的少年,会把仅有的干粮分给他一半。

相府门前,守卫的西凉铁骑如铁塔般矗立,长矛上的狼头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王允整了整官袍,迈步而入。殿内,董卓斜倚在镶满宝石的座椅上,手中握着白玉酒杯,杯中猩红的酒液随着他的晃动轻轻荡漾。“子师,别来无恙啊。”董卓的声音带着几分慵懒,却让王允感到不寒而栗。

王允抱拳行礼,言辞恳切:“仲颖,如今你执掌大权,可否看在往日情分上,恢复全校盟,让学生们重返课堂?”董卓突然放声大笑,笑声震得殿内的烛火都微微摇曳:“情分?在这乱世之中,情分能值几个钱?你若识趣,就乖乖回去,别自讨苦吃。”

王允还欲再言,董卓却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几名侍卫立刻上前将他架住。“来人,把子师送回洛阳,若再敢提此事,休怪我不念旧情!”话音未落,王允已被拖出殿外。当夜,一辆马车悄然驶出长安,车厢内的王允却再也没有了生息——董卓终究还是下了杀手,命人将他勒死于车中。

消息传回东汉书院,校医室内一片死寂。曹操捏着王允失踪前寄出的最后一封信,信纸边缘还带着干涸的血迹。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重杵在地上,刀身震颤发出龙吟;张飞双眼通红,一拳砸在墙上,砖石纷飞;赵云握紧长枪,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马超和黄忠默默擦拭着武器,眼中满是悲愤。

“董卓老贼!我必杀了你!”张飞的怒吼响彻整个书院。刘备修握紧佩剑,眼神坚定:“兄弟们,王校长一生正直,为了我们鞠躬尽瘁,此仇不报,誓不为人!”曹操展开地图,目光扫过长安的方位:“如今袁绍已联络十七所高校组成讨董联盟,我们必须尽快与他们会合。但董卓派出十万大军,还有魔化的精锐部队,这一仗,必将无比艰难。”

另一边,袁绍在冀州城点兵。校场上,十八路诸侯的旗帜迎风招展,战鼓隆隆。袁绍身披黑色战甲,手持令旗,高声道:“董卓祸乱朝纲,废盟禁学,此等恶行,人神共愤!今日我等齐聚于此,就是要讨回公道,还我银时空一片清明!”诸侯们齐声响应,声震云霄。

董卓得知袁绍起兵的消息后,不但没有丝毫惧意,反而狂笑不止:“袁绍小儿,也敢与我作对?传我将令,命华雄率五万大军镇守汜水关,吕布率三万铁骑驻守虎牢关,再让李傕、郭汜各领一万魔化士兵,务必将这些反叛之人杀得片甲不留!”他转身看向身后的魅娘,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启动黯黑真经祭坛,是时候让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见识一下真正的力量了。”

汜水关下,十八路诸侯的联军安营扎寨。先锋官孙坚请命攻打汜水关,却遭到华雄的顽强抵抗。华雄身高九尺,手持开山斧,魔化后的他力大无穷,连斩俞涉、潘凤两员大将。联军大营内人心惶惶,袁绍眉头紧皱:“难道就无人能敌华雄?”

此时,关羽站了出来,他的青龙偃月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关某愿斩华雄首级,以振军威!”曹操亲自为他斟酒壮行,关羽却摆了摆手:“待我取了华雄首级,再饮此酒不迟。”

汜水关前,鼓声如雷。关羽单骑而出,青龙偃月刀划出一道耀眼的弧线。华雄挥斧来迎,却被关羽的刀势压得节节败退。行天功的威力在此刻尽显,“星陨”一式使出,无数光点如流星般坠落,华雄的开山斧瞬间被击碎;紧接着“龙潜”发动,刀势如蛟龙入海,直取华雄咽喉。片刻之间,华雄人头落地,关羽提着首级回到联军大营,那杯酒竟还尚温。

虎牢关下,吕布骑着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如同一尊战神般矗立。十八路诸侯的联军轮番上阵,却都不是他的对手。张飞率先出战,与吕布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状,拍马加入战团;刘备修也挥动双股剑,三人联手与吕布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战鼓声、兵器碰撞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吕布的魔化之力愈发强大,方天画戟舞得密不透风。但关羽的行天功、张飞的猛勇、刘备的坚韧,三人配合默契无间,逐渐占据上风。最终,吕布不敌,拨转马头,退回虎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