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终极三国:权谋倾轧与武道传承(1 / 2)

东汉末年的洛阳城,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阴谋的气息。大将军何进的人头被高悬于朱雀门上,鲜血顺着门钉滴落,在青石板上凝结成暗褐色的血痂。十常侍之乱虽被袁绍率军平定,但更大的危机正悄然降临。

袁绍府中,董卓身着玄色蟒袍,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目光似笑非笑地打量着眼前盛怒的青年。\"本初啊,\"他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何进之死,实乃宦官反噬,与老夫无关。\"袁绍猛地拍案而起,佩剑在腰间发出清越的鸣响:\"董仲颖!你当我不知?若非你暗中勾结张让,何进岂会身首异处!\"

董卓却不恼,反而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天下大乱,正是英雄辈出之时。老夫观你有霸王之相,若肯与我联手...\"袁绍怒哼一声,拂袖而去:\"与你这奸贼为伍,我袁绍耻于为伍!\"看着袁绍愤然离去的背影,董卓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对身后的李儒低语:\"孺子不可教也,传我将令,准备清君侧。\"

五日后,洛阳皇宫太极殿内,董卓仗剑立于丹陛之上,身后是虎视眈眈的西凉铁骑。少帝刘辩瘫坐在龙椅上,面如死灰。\"陛下暗弱,不堪为君。\"董卓声如洪钟,震得殿内梁柱嗡嗡作响,\"今奉陈留王协为帝,即汉献帝!\"百官噤若寒蝉,唯有尚书丁管大呼:\"贼臣董卓,敢废嫡立庶!我宁死不辱!\"话音未落,已被武士拖出斩首。

消息传至冀州,袁绍将手中的兵书狠狠砸在地上,羊皮卷散开,露出\"孙子兵法\"四个古篆。\"好个董卓!竟敢欺我至此!\"他拔出腰间佩剑,在沙盘上划出深痕,\"传我将令,十八路诸侯即刻会盟,共讨董贼!\"

与此同时,东汉书院内一片萧索。董卓以\"整饬学风\"为名,下令全国高校停课,学生会被强行解散。往日书声琅琅的演武场如今荒草丛生,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在洛水之畔独自练刀。刀锋划破水面,激起的水花在夕阳下折射出七彩光晕。

\"好刀法!\"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柳荫下传来。关羽收刀回望,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拄着藜杖,腰间悬着一柄木剑。\"老丈何人?\"关羽抱刀拱手。老者抚须而笑:\"山野村夫,姓左名慈。观将军刀法刚猛,却少了几分柔韧,可是愿学老夫两招?\"

左慈随手折下一根柳枝,凌空画出太极图案:\"若将军能接住此招,老夫便传你'行天功'后两式。\"话音未落,柳枝化作一道青影,直刺关羽面门。关羽举刀格挡,却觉一股柔劲顺刀而上,震得虎口发麻。接下来三日,左慈以美酒、美女、官爵相诱,关羽始终不为所动,每日只是练刀、读《春秋》。

第三日夜,左慈抚掌大笑:\"关将军真乃忠义之士!\"他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绢帛,\"此乃'行天功'总纲,前两式你已融会贯通,后两式'星陨'、'龙潜',可助你刀势化刚为柔。\"关羽拜谢接过,绢帛入手微烫,上面的朱漆篆字竟隐隐流动。

然而洛阳城中,一场更大的政变正在酝酿。吕布在王允的挑唆下,决意诛杀董卓。深夜,他提着方天画戟,潜入董卓卧房。却见床幔掀开,董卓身披软甲,手中握着一张铁胎弓:\"奉先,你果然来了。\"原来董卓早已察觉,设下陷阱。

\"老贼!纳命来!\"吕布戟法凌厉,如狂风骤雨般攻向董卓。但董卓身旁突然涌出数十名贴身侍卫,个个手持淬毒短刃。吕布左支右绌,后背中了一刀,鲜血瞬间染红了战袍。\"绑了!\"董卓厉声下令,吕布被铁链捆住,方天画戟也被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