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的热闹与喧嚣渐渐散去,京城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只是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皆是那场惊心动魄的海战。萧宇和诸葛逸却无暇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他们深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诸葛逸堆满文书的案几上。他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昨晚又熬了个通宵,只为了整理出一份详尽的战后重建计划。这份计划关乎国家的未来,每一个细节都容不得差错。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萧宇熟悉的声音响起:“诸葛兄,可在里面?”
诸葛逸起身相迎,“萧将军,来得正好。我正想着找你商议这战后重建之事。”两人分宾主坐下,诸葛逸展开桌上的图纸和文书,一一向萧宇介绍着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沿海地区的防御工事重建。这次海战虽然胜利了,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我们必须加固堡垒,更新火炮,还要增加了望塔,确保能及时发现任何来犯之敌。”诸葛逸指着图纸上的沿海防线说道。
萧宇微微点头,“不错,军事防御是重中之重。我打算从军队里抽调一批经验丰富的将领和士兵,专门负责此事。同时,我还想在沿海地区设立几个军事训练基地,加强水师的日常训练,提高作战能力。”
两人又商讨了关于战后士兵的安置问题。许多士兵在战争中受伤,需要妥善的治疗和照顾;那些牺牲将士的家属,也必须给予足够的抚恤和关怀。萧宇决定亲自去探望受伤的士兵,鼓舞他们的士气,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关爱。
处理完军事相关的事务,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经济方面。“战争对国家经济的打击不小,尤其是沿海的商业和农业。”诸葛逸皱着眉头,一脸忧虑,“我们需要尽快恢复市场秩序,鼓励百姓恢复生产。我打算减免沿海地区一年的赋税,还会发放一些种子和农具,帮助农民重新开始。”
萧宇对此表示赞同,“商业方面,钱麒那边已经传来消息,他愿意带头出资,重建那些被战火摧毁的商铺和码头。不过,我们还需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商人来投资。”
就在两人深入探讨经济恢复计划时,石云匆匆赶来。他神色凝重,带来了一个让人不安的消息:“大人,据我们最新得到的情报,虽然西方势力和南方岛国联军战败,但他们并不甘心就此罢休。他们在暗中集结力量,似乎还在谋划着新的阴谋。而且,朝堂内部也有一些保守派,对我们的改革和对外交流政策一直心怀不满,最近他们的动作也频繁起来。”
萧宇和诸葛逸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忧虑。这场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并没有彻底消除国家面临的威胁。外部敌人的虎视眈眈,内部保守派的反对,都像是隐藏在暗处的礁石,随时可能让国家这艘大船触礁沉没。
“看来,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诸葛逸沉思片刻后说道,“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密切关注外部势力的动向;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朝堂上争取更多的支持,稳固改革的成果。”
萧宇握紧了拳头,“我会加强军队的戒备,随时准备应对任何可能的战争。至于朝堂上的事情,就劳烦诸葛兄多费心了。”
石云离开后,萧宇和诸葛逸又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他们都清楚,未来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和挑战,但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勇往直前。
几天后,萧宇带着几名随从,前往沿海的军营探望受伤的士兵。军营里弥漫着一股消毒水和草药的味道,士兵们有的躺在病床上,有的在院子里艰难地走动。看到萧宇到来,士兵们纷纷挣扎着起身行礼。
“都别起来,好好养伤。”萧宇快步走上前,按住那些想要起身的士兵,眼中满是关切,“大家受苦了,你们都是国家的英雄,是朝廷的骄傲。朝廷一定会全力救治你们,让你们早日康复。”
一名腿部受伤的年轻士兵眼眶泛红,说道:“将军,我们不怕吃苦,也不怕受伤。只要能保卫国家,我们愿意付出一切。这次海战,兄弟们都拼了命,就是为了不让敌人踏上我们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