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国家在医疗和农业领域逐步走上正轨时,北方边境又传来了不安的消息。一个原本被中原王朝震慑的游牧部落,在新首领的带领下逐渐壮大。这个新首领野心勃勃,妄图恢复祖上的“荣光”,不断在边境地区制造事端,骚扰百姓,抢夺牲畜和粮食。边境守将多次击退他们的小规模袭击,但局势依然紧张,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在北方边境。
消息传至朝堂,皇帝忧虑万分,紧急召集众臣商议对策。朝堂上,大臣们分成两派,争论不休。主和派认为,战争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且游牧部落骑兵机动性强,难以彻底剿灭,主张通过谈判、赠送财物等方式换取边境和平;主战派则坚决反对,他们指出游牧部落得寸进尺,若不予以坚决打击,国家威严何在?边境百姓又怎能安居乐业?
萧宇在听取各方意见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此次边境危机的复杂性,单纯的求和或开战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过深思熟虑,萧宇向皇帝进言:“陛下,此次游牧部落挑衅,不可轻视。臣以为应恩威并施。一方面,加强边境防御,调集精锐部队,加固城墙堡垒,增设烽火台,密切监视其动向;另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谈判,表明我国维护和平的立场,同时警告他们停止侵犯行为。若他们识趣罢手,可在边境开设互市,促进双方贸易往来;若仍冥顽不灵,我们则以雷霆之势予以回击。此外,可联络周边受游牧部落威胁的国家,形成联盟,共同应对威胁。”
皇帝认同了萧宇的建议,任命他为北方边境事务总督,全权负责处理此次危机。萧宇领命后,即刻奔赴北方边境。他抵达后,马不停蹄地视察防御工事,发现部分城墙年久失修,堡垒防御能力不足。他立即下令征调民夫和工匠,对城墙进行加高加厚,修复堡垒,增设了望塔和拒马等防御设施。同时,从各地调集精锐部队,充实边境守军力量,并亲自制定训练计划,加强士兵的骑射、格斗和野外作战能力训练。
在外交方面,萧宇挑选了一位能言善辩、熟悉游牧部落习俗的使者,携带国书和礼物前往游牧部落营地。使者向新首领传达了中原王朝的态度,强调和平共处对双方的益处,同时严正警告其停止侵犯行为。然而,游牧部落新首领态度傲慢,不仅拒绝停止骚扰,还提出了无理的领土要求。
萧宇得知使者的汇报后,明白和平谈判已无可能,必须做好战争准备。他一方面继续加强防御部署,另一方面积极联络周边国家,共同商讨应对策略。经过努力,成功说服几个周边国家组成联合防御联盟,约定在受到游牧部落攻击时相互支援。
战争一触即发,萧宇严阵以待,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扞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和百姓的安宁。他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艰险,但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他将勇往直前,在时代的浪潮中,继续引领国家破浪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