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了两人的话,陷入了沉思。孙权见皇帝没有立刻表态,又继续说道:“陛下,萧将军的方法虽看似周全,但实施起来繁琐复杂,且耗时长久。如今百姓急需减负,不如直接削减赋税,简单有效。”萧宇反驳道:“宰相,治国理政,岂能只求简单有效?若只为一时安抚百姓,而不顾国家长远利益,将来必定后患无穷。”
两人在皇帝面前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皇帝思索良久后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朕需与其他大臣商议后再做决定。你们先退下吧。”萧宇和孙权行礼退下。走出御花园,孙权冷冷地看了萧宇一眼,“萧将军,希望你不要为了一己之私,置百姓于不顾。”萧宇也毫不示弱地回敬道:“孙宰相,我萧某一心为国,天地可鉴。倒是宰相,行事还需多为国家大局考虑。”
回到府中,萧宇深知此事还远未结束。他一方面继续让幕僚们完善赋税改革的方案,另一方面开始联络朝中支持自己的大臣,准备在朝堂上与孙权展开新一轮的较量。而孙权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拉拢更多的势力,试图在皇帝做出决定前,占据上风。
几日后,早朝之上,皇帝再次提及赋税之事。孙权联合几位支持他的大臣,力陈削减赋税的必要性。而萧宇则带着详细的赋税改革方案,与支持自己的大臣据理力争。朝堂上争论得不可开交,气氛剑拔弩张。皇帝看着下方争吵的大臣们,心中越发纠结。他既想安抚百姓,又担心国家财政出现问题。
就在这时,突然有太监匆匆跑进大殿,“陛下,大事不好!南方多地突发洪灾,百姓受灾严重,房屋被冲毁,农田被淹没,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原本就紧张的朝堂更加混乱。皇帝脸色大变,“这可如何是好?”孙权见状,立刻说道:“陛下,如今南方洪灾,百姓急需救助,削减赋税之事刻不容缓。只有减轻百姓负担,才能让他们有能力重建家园。”
萧宇心中明白,孙权这是想趁着洪灾,强行推动他的减税计划。他急忙说道:“陛下,洪灾当前,救灾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因此乱了国家财政。我们可以先从国库中拨出专款用于救灾,同时发动各地富商和乡绅捐款捐物。对于受灾地区,自然会给予赋税减免和其他救助措施。但全国性的赋税削减,万万不可在此时实行。”
皇帝此时也冷静了下来,他觉得萧宇的话更为合理。“萧将军所言有理。先全力救灾,赋税之事,待灾情稳定后再议。”孙权见自己的计划再次落空,心中恼怒不已,但又无可奈何。
然而,萧宇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孙权必定还会寻找新的机会来达成他的目的。随着南方洪灾的救援工作展开,新的问题和挑战也接踵而至,朝堂上的权力斗争也将随着这些变故,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而萧宇,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他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哪怕前路荆棘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