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萧宇与孙权的再次交锋(1 / 2)

朝堂之上的风波看似随着孙权的服软而暂时平息,可萧宇心里清楚,孙权那老狐狸怎会轻易咽下这口气。回到将军府的萧宇,虽表面神色如常,可内心却在不停地思索着孙权下一步的动作。他深知,孙权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根基深厚,这场权力的博弈才刚刚进入中场。

谋士李风也一脸忧虑地走进书房,“将军,孙权这次吃了瘪,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以他的性子,保不准又在暗中谋划什么阴招。”萧宇微微颔首,“我自然知晓,只是不知他会从何处下手。朝堂之上,我们已经让他的削减军队计划落空,他想必不会再轻易在明面上提出类似建议。”李风沉思片刻,缓缓道:“将军,孙权或许会在民生问题上做文章。如今国家刚经历战乱,百姓生活困苦,若是他提出一些看似为民着想,实则暗藏玄机的政策,陛下说不定会心动。”

萧宇目光一凛,觉得李风所言极有道理。正说着,管家匆匆走进来,“将军,朝中几位平日与您交好的大人求见。”萧宇忙起身相迎。几位大臣走进书房,皆是一脸焦急。其中一位礼部侍郎说道:“萧将军,我们听闻孙权近日频繁与各地富商密会,不知他意欲何为。”另一位工部郎中也附和道:“是啊,而且听闻他还在搜集民间对赋税的怨言,恐怕是想利用此事大做文章。”

萧宇谢过几位大臣后,与李风对视一眼,两人都明白,孙权这是要从经济和民生方面打开突破口了。萧宇皱着眉头道:“赋税之事,关乎百姓生计,也关乎国家财政。若是孙权提出不合理的减税政策,国库收入必然减少,到时候别说加强军备,恐怕连正常的朝廷运转都成问题。”李风点头道:“将军,我们得先一步了解民间赋税的真实情况,想好应对之策。”

于是,萧宇派了几名亲信乔装打扮,混入民间,深入各个郡县,调查赋税情况。而他自己则在府中,与幕僚们日夜商讨应对孙权可能举措的方案。几日后,派出去的亲信陆续回来,带来了各地赋税的详细情况。原来,由于战乱,部分地区的田地荒芜,百姓收成锐减,但赋税却并未相应减少,导致民怨沸腾。

萧宇看着手中的调查报告,心中忧虑更甚。就在这时,宫中传来消息,皇帝明日要在御花园召见他与孙权。萧宇知道,这恐怕是孙权已经开始行动了。第二日,萧宇早早进宫,在御花园见到了皇帝和孙权。皇帝一脸凝重地说道:“朕近日听闻民间赋税过重,百姓苦不堪言。萧将军,孙宰相,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孙权抢先一步说道:“陛下,臣近日也听闻此事,心中忧虑万分。如今百姓生活艰难,若不减轻赋税,恐怕会引发民变。臣建议,将全国赋税削减一半,以解百姓燃眉之急。”皇帝听后,微微点头,又看向萧宇,“萧将军,你意下如何?”

萧宇不慌不忙地拱手说道:“陛下,宰相关心百姓疾苦,臣深感敬佩。但臣以为,赋税之事,不可贸然削减。如今国家刚经历战乱,百废待兴,无论是修复城池、重建家园,还是加强军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若此时削减赋税,国库空虚,这些大事将难以推进。”孙权冷哼一声,“萧将军,你只知军事,不懂民生。百姓乃国家之本,若百姓生活困苦,国家根基不稳,谈何重建和军备?”

萧宇耐心解释道:“宰相所言虽有理,但臣并非不顾百姓。臣已派人调查各地赋税情况,发现确实存在部分地区赋税过重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采取更为合理的措施,比如对受灾严重、田地荒芜的地区,实行暂时的赋税减免;对有能力缴纳赋税的地区,加强税收监管,防止贪官污吏中饱私囊。这样既能缓解百姓压力,又能保证国库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