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杨伯君暗合吕连群,杨明瑞坦诚有猫腻(2 / 2)

站在水泥路上,杨明瑞压低声音说道:“县长,镇里也是接到了通知,上面让我们把实验田全部改成这个工业储备用地,说是下来这边要建设工厂。”

我眉头一皱,追问道:“接到的谁的通知?再者说,你们有什么项目就这么着急,非要现在把农业用地改为工业用地?就算是有项目,还差这十天半个月吗?等小麦熟了,收了再改不行吗?不能打着发展工业的名义,干这种破坏农业生产的勾当,这是赤裸裸的犯罪啊!”

杨明瑞面露难色,说道:“县长,这件事情责任自然在城关镇。至于谁发的通知,您就不要问了。责任我们城关镇来担,这该弥补的损失,我们想办法弥补。”

我一听,怒火再次涌上心头,大声说道:“怎么?我现在代表组织问你的话,你还推三阻四的。都这个时候了,真的想让我把公安局的人派过来啊?”

杨明瑞很是为难地挠挠头,支支吾吾很是难为情,觉得也是躲不过去,又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意思是在远一点,我心里暗道,谁的意见,这杨明瑞吓到如此境地。

直到走到了旁边的灌溉渠旁边,杨明瑞才压低声音说:“县长,现在啊,我们真的是有难处,可千万不敢往外说呀。我们是接到县农委的电话,他们要求我们为县里下一步工业发展挪腾土地做好准备,并且要求我们在3天之内,就要把这个土地全部平整到位啊。您看,时间只剩两天了。我们也是没办法,把小麦铲了之后,就赶紧全部平整起来。县长,我们这也是好心,现在县里不是提出来大办公业吗?”

我在心里暗自冷笑,看看,又是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我心里也明白,斗争是要分阶段的。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可能一次性把所有人所有问题全部都解决了,急于求成的后果只会是适得其反。如果真的把东洪县的干部们逼得抱起团来和自己对着干,那我双拳难敌四手,最后灰溜溜离开东洪县的必然是我。当下这个时候,最为重要的是把平水河大桥和水库工程建设尽快推动起来,先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至于工业大发展的事情,目前只能先把东洪县干部的思想和对工业的认识重新进行调整和布局。

想到这一点之后,我努力压着心中的怒气,说道:“明瑞同志,我知道同志们的心情和心思都是好的,但是啊,这可是好心办了坏事啊。你看看这么多小麦,全部被彻底破坏。我看你们啊,是打着工业的目的,想要铲除泰峰书记的影响吧?”

杨明瑞听到我说得如此直接,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神色十分尴尬,不停地搓着眼睛,说道:“县长,什么过事儿都瞒不住你呀!说句实在的,为了这事,我还和吕部长争了两句。吕部长的意思是,这个泰峰书记已经被双规了,那下一步紧接着就是免职。李泰峰书记免职之后,那新来的书记肯定是要配合您的工作,然后大力推动工业发展、开展工业建设。所以这个农委就要求城关镇啊,就想率先行动起来,把工作做到前面呀。”

“人未走,茶就凉”,这是几千年来不变的传统,我对此深有感触。我也清楚,城关镇是东洪县发展的龙头和标杆,镇里的一把手自然极为关键。现在看来,这个杨明瑞虽然犯了错,但敢于承认错误,这就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我语重心长地说道:“明瑞,我们作为领导干部,不能一味地只为迎合上级,关键是什么呀?关键是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那就是坚持真理嘛。很明显,这块地呀,现在看来是荒废了。我也不要求你赔款,也不要求你检讨,我给你提一个要求。你们不是以发展工业的目的把这块地要平整出来吗?那么你们就正儿八经的,把形式主义搞成实用主义。认认真真地去规划一下,大大方方的拿出你们的工业思路来。该招商招商,该引资引资。这个地方,总体来看,处于县城西边,不处于风口,还是适合搞工业区的。这和我的想法基本一致,我就是要在县城的西边规划工业区。”

杨明瑞赶忙点头哈腰地说道:“您说的太对了,县长。我和农委的吕主任沟通过,他说他就是按照你的思路,在提前布置工业开发区的工作呀。”

我一听,心中顿时起了疑云,马上说道:“他按照我的思路?不对吧,他怎么会知道我的思路啊?我这还只是一个初步想法,都还没有和大家进行深入探讨呀。”

其实,杨明瑞和吕连群关系确实不错。平日里,杨明瑞甚至将吕连群当做是接近李泰峰书记的重要人物,两人经常没事就聚在一起喝酒吃饭。杨明瑞解释道:“县长,人家吕主任这是把工作做在了前面。他是听您的秘书杨伯君说的您有在西边设置工业区的想法。”

我一听,心中猛地一震,立刻就想到了,自己确实曾不断地和杨伯君沟通交流,让他执笔撰写全县的重点目标和发展规划,总结一下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在交流的时候,自己也确实引导杨伯君,将工业区设置在西边的想法告诉了他。可这杨伯君怎么就和吕连群搞到一起去了呢?想到这里,我背后不禁冒出一阵冷汗。我深知,身为秘书,最为关键的并不是文笔有多好,情商有多高,最为关键的是,要对领导绝对忠诚。保守工作秘密,那是最为基本的工作要求。如今杨伯君在这一点上出现了瑕疵,就算他和齐永林有关系,但是想到吕联群阿谀奉承,捏造是非,这杨伯君和他走到了一起,深想下来,我心里暗道:看来,下一步如果不知悔改,不敢再将他留在身边了。

看着面前的小麦田和硬化了的生产路,灌溉渠里的水也足有一米多深的样子,如此条件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是颇为少见的,我就说道:“明瑞同志啊,我看城关镇的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设施条件很好啊,今年大丰收有没有信心?”

杨明瑞马上解释道:“县长啊,这块地不属于城关镇独有,是属于县里林场的,这是因为要搞试验田,林场把地拿出来平整之后,种上了麦子。所以,才有硬化路,才有了水渠。”

我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这试验田都是高产田,都是拿资金砸出来的。看着前方不远的一片林地,地上的树都有大腿一般粗,应当就是国有林场了。水渠旁边又看到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东洪县县委县政府直属试验田。

我走上去,拍了拍木头牌子,纹丝未动,看来是牌子做了深埋。我看向张明瑞,就道:“明瑞同志,我想问一问,你们城关镇达到吨粮田生产标准没有?平均亩产能超过2000斤了吗?”

杨明瑞一脸坦诚地看着我,说道:“县长,您是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