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明珠跟着岳乐往紫禁城里瞥了一眼,也是轻轻叹了口气,他清楚岳乐没有说出来的那些话是什么,大清朝从开国至今,内部的斗争就没有停过,动刀子杀人的时候也不少,可从来就没有发展到明末党争一般的情况,总体上还是团结一致的,当年努尔哈赤和弟弟舒尔哈齐闹得内战,都没有影响建州女真的扩张和发展。
康熙一朝也是如此,鳌拜谋取权位之时诛杀索尼等人,也没有影响大清驱逐郑军、消灭闯献余孽、平定天下,康熙皇帝亲自上阵诛杀鳌拜,同样也没有影响大清的征战和施政,内部斗争的影响大多都限制在小范围内,从朝堂到地方,总体上而言还是同心一致的。
哪想到短短几年的时光,大清的朝堂地方竟然撕裂成这副模样,党争之势甚至有远甚于前明的迹象,朝堂内斗不止、越来越没有底线,地方上则是惶惶不可终日、末日前的狂欢,一片亡国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纳兰明珠和岳乐都很清楚,就是因为那位本该作为仲裁者、协调者和革新自救最为坚定的支持者的康熙皇帝缺了位,自从地震之后,原本坚毅主见、英睿热情的康熙皇帝仿佛一下子被抽掉了心里的支柱,渐渐有些向先帝发展的趋势。
上朝极少说话,放任保守派和改革派两派把朝堂吵成了菜市场,甚至干脆一连好几天都不上朝,送进宫里的题本奏疏往往就没了下文,就算康熙皇帝批了红,大多也只有“知道了”这三个字,以前还会出宫巡察,如今大多数时间都躲在武英殿里,今年的秋祭秋典也没参加,连最喜爱的秋猎都没举行。
纳兰明珠听宫里的太监说,康熙皇帝平常大多数的时间都待在武英殿的佛堂之中,召集许多乌斯藏来的大喇嘛和河南、山东等地的高僧吃斋念佛,一页一页的手抄佛经,无比的虔诚,纳兰明珠也就此上疏劝过康熙皇帝不要沉迷于这些迷信活动之中,但却也只换来“知道了”三个字。
前明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明廷党争便是在那时骤然剧烈起来,如今这大清朝的情况也是一样,康熙皇帝态度暧昧、沉浸在佛学之中不理朝政,这大清朝的党争情况同样是骤然加速,皇帝缺位,朝堂百官争权夺利失去仲裁和限制,自然就是各凭本事,越没有底线、越心狠手黑、越能拉帮结派的,就越能走到最后。
而且革新自救失去了康熙皇帝的坚定支持,压制不住朝堂和地方上的反对派和保守派,自然就遭到了剧烈的反扑,反倒成了朝堂党争的催化剂,成了撕裂朝堂和地方的最大推手。
可纳兰明珠能怎么办呢?康熙皇帝是大清的皇帝,他不想理会朝政了,难道纳兰明珠还能拿着刀子逼着他勤恳做事不成?纳兰明珠在这大清朝如今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真论起权力来,莫说是和霍光、张居正这些独掌朝政的权臣相比了,就是和鳌拜相比都有差距。
大清作为数千年来君主封建专制集权的集大成者,早已没有了权臣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土壤,康熙皇帝铁了心一心钻研佛法不理朝政,这大清朝的天下,除了佛祖降临,就没人逼得了他。
纳兰明珠长长叹了口气,凝眉问道:“安王爷,依您看…….我大清还能坚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