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4章 成功撤离(2 / 2)

“任务的核心是阻止武器交易和发出求援信号,“秦渊分析道,“那么关键就是要搞清楚武器交易的具体流程,找到最薄弱的环节进行破坏。“

张虎忍不住插话:“但是破坏了交易,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敌人肯定会疯狂报复。“

“这就涉及到时机的选择了,“秦渊神秘地笑了笑,“大家想一想,什么时候敌人的注意力最分散,防备最松懈?“

所有人都陷入了思考。片刻后,王磊试探性地说道:“交易进行的时候?“

“为什么这么认为?“秦渊继续引导。

“因为交易时,他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交易本身上,而且买卖双方都在场,现场会比较混乱。“王磊越说越有信心。

“很好的分析,“秦渊点头,“还有吗?“

段景林补充道:“而且交易通常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这样就可以预测敌人的行动模式。“

“对,预测性是非常重要的,“秦渊在沙盘上移动着小旗,“如果能够预测到敌人的行动,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选择最佳的干预时机。“

赵强有些困惑:“但是即使选对了时机,一个人能够造成多大的破坏?最多也就是制造一些混乱,很快就会被镇压。“

“这就要看具体的破坏方式了,“秦渊的眼中闪烁着某种光芒,“有时候,不需要很大的破坏,关键是要打在关键点上。“

“关键点?“岳鸣不解地问道。

秦渊走到另一张示意图前:“大家看,这是邮轮的电力系统分布图。如果在交易进行时突然断电,会发生什么?“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断电意味着照明系统失效,通讯系统中断,安防系统瘫痪。在漆黑的环境中,原本的兵力优势会大大削弱。

“妙啊!“李钢忍不住赞叹,“在黑暗中,装备优势和人数优势都会被削弱,反而是单兵作战更有优势。“

“没错,“秦渊继续分析,“而且断电还会造成心理恐慌,破坏敌人的作战节奏。“

陈飞激动地说道:“这样一来,就可以趁着混乱逃脱,然后寻找机会发出求援信号。“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王磊提出了新的疑虑,“邮轮上通常有备用发电系统,断电状态不会持续太久。“

“这个问题考虑得很周全,“秦渊点头,“所以仅仅断电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的配套措施。“

“比如说?“段景林急切地问道。

秦渊指着邮轮模型的不同部位:“比如同时破坏通讯设备,让敌人无法相互联络;比如制造多个爆炸点,让敌人无法判断攻击的真正方向;比如释放烟雾,进一步恶化视线条件。“

赵强作为爆破专家,立即理解了其中的奥妙:“这样多管齐下,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完全打乱敌人的部署,为自己争取宝贵的时间。“

“时间,这就是关键,“秦渊强调道,“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必须要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完成所有关键动作。“

岳鸣有些担心地问道:“但是这样的行动风险极大,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

“风险确实很大,“秦渊承认,“但是有时候,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冒险。在那种情况下,坐以待毙和主动出击,哪个风险更大?“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开始理解,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看似疯狂的行动反而可能是最理智的选择。

张虎忍不住问道:“那么,这个真实案例中的执行者,最后是怎么成功撤离的?“

秦渊看了看表,发现时间还早,于是继续说道:“撤离同样是一个关键环节。在完成破坏任务后,如何安全离开现场,这需要精心的计划。“

“他是怎么做的?“所有人都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首先,在行动之前就要规划好撤退路线,而且不能只有一条,“秦渊在邮轮模型上指着不同的路径,“其次,要利用自己制造的混乱掩护撤退。“

李钢思考着:“您的意思是,在敌人忙于应对破坏时,趁机逃脱?“

“不仅如此,“秦渊摇头,“还要主动制造假象,让敌人判断错误。“

“假象?“陈飞不解。

“比如,在A点制造爆炸后,立即赶到b点制造第二次爆炸,让敌人以为有多个攻击者,“秦渊解释道,“这样他们就会分散力量搜索,反而减少了每个区域的搜索强度。“

王磊恍然大悟:“声东击西!让敌人摸不清真实情况,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

“正确,“秦渊点头,“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制造更大的信息混乱,反而对弱势一方有利。“

段景林若有所思地问道:“那么求援信号是怎么发出的?通讯室不是被敌人控制了吗?“

“这就需要事先的准备了,“秦渊神秘地笑了笑,“谁说求援信号一定要通过船上的通讯设备?“

所有人都愣住了,还有其他方式?

“比如卫星电话、比如信号弹、比如其他船只,“秦渊启发道,“只要有创意,方法总比困难多。“

赵强突然想到什么:“对了,如果能够接近甲板,就可以向其他船只发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