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前苏联的阿尔法三号基地?\"小王的声音突然卡住。顺着他的视线望去,沈启看见某个穹顶内漂浮着人影。那人穿着二十年前的深潜服,面罩下的脸庞虽然肿胀发白,却与沈启记忆中的面容完美重合——正是十五年前在南海失踪的父亲沈渊。
沈启的太阳穴突突跳动。他打开应急舱门时,咸腥的海水裹着某种甜腻的腥气涌入鼻腔。腕表式dNA检测仪触碰穹顶的瞬间,绿灯疯狂闪烁——这里保存着父亲的生物信息。当他游向那具漂浮的尸体时,尸体突然睁开双眼,暗红的血丝在眼球表面炸开。沈启向后急退,看到尸体手中的防水笔记本,封皮上熟悉的笔迹写着\"海神计划最终阶段记录\"。
---
应急电源的微光中,沈启颤抖着翻开笔记本。1998年7月14日的日志记载着令人战栗的内容:\"实验体cm-017显现出鳃裂特征,对高压环境的适应速度超乎预期。但那些蓝光...它们不是生物荧光,是某种信息载体。我听见了歌声,在380赫兹的频段...\"
书页间滑出张老照片:父亲站在某艘科考船甲板上,身后是印着\"NEKtoN\"字样的银色设备箱。沈启的血液瞬间凝固——这正是他出发前收到的匿名包裹里的照片,当时还附带着父亲的手表,表面玻璃用摩斯密码刻着\"别相信表面气压\"。
突然,整个穹顶建筑开始高频振动。沈启的潜水服面罩自动切换成光谱分析模式,原本黑暗的海水中浮现出无数发光的符号,像是某种三维全息文字正在重组。他感觉耳膜刺痛,某种超出人类听觉范围的声波正穿透颅骨。当第一个符号没入额头时,剧烈的灼痛让他跪倒在地,视网膜上却浮现出父亲年轻时的影像:1987年的实验室里,注射器中的蓝色液体正在沸腾。
---
沈启在昏迷前最后一刻按下了紧急求救按钮。当他再次醒来时,已经躺在救援船的医疗舱内。医生说他独自漂浮在菲律宾海沟边缘,蛟龙号和小王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没人相信他关于海底城市的描述——声呐扫描显示那片海床空无一物。
深夜,沈启拆开缝在潜水服内衬的防水袋。父亲的手表还在走动,日历永远停在2003年4月17日。当他用镊子撬开表盖时,微型全息投影仪在舱壁上投出段视频:年轻时的父亲正在某个深海舱内做记录,背景里游过的人形生物长着鳃和蹼状手指。视频最后闪过串坐标,定位点正是百慕大三角区的查伦杰海渊。
医疗舱的镜子映出沈启苍白的脸,他颤抖着摸向自己的颈侧。在跳动的血管下方,两片半透明的鳃状器官正在皮肤下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