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浓,机关大院亮起昏黄的路灯。小五偷偷把半罐辣椒酱倒进审批机的加油孔,美其名曰 “润滑升级”。没人知道这台吞尽荒诞的机器,明天又会吐出怎样沾满酱渍的审批表,就像没人知道,下一次打着调研旗号的 “魔幻漂流”,会在哪个盖满红章的远方上演。就在众人对着沾满豆豉的审批表哭笑不得时,财务科的张会计捏着发票冲了进来,算盘珠子在她胳膊下晃得叮当响:“高科长!业务科这次出差的发票有问题!住宿发票开的是‘银河大酒店总统套房’,餐饮发票里居然有‘鳄鱼宴’!” 她抖开那张皱巴巴的发票,油墨印着的 “清蒸鳄鱼尾” 字样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
王科长的脸瞬间比公章还红,结结巴巴解释:“当、当地接待规格高!鳄鱼是人工养殖的,算、算地方特色调研!” 老马的旱烟袋 “当啷” 砸在桌上,震得豆豉残渣四处飞溅:“合着你们调研的是‘如何把公款吃出花样’?” 高小林盯着发票上龙飞凤舞的签名,突然想起老家唱的《贪心不足蛇吞象》—— 现在这些人,怕是想把机关的钱袋子吞个底朝天。
陈永年股长却推了推眼镜,掏出放大镜研究发票上的公章:“从票据规范性来看,印章清晰,流程完备...” 他话没说完,小五突然指着发票角落:“股长,这日期怎么比出发时间还早三天?” 众人凑近一看,只见开票日期赫然写着 “调研出发前两日”。办公室里顿时安静得能听见审批机齿轮转动的咔咔声。
“这、这是预开发票!” 王科长扯了扯领带,中山装后背洇出深色汗渍,“当地财务系统升级,怕我们回来报不了账!” 高小林把发票往桌上一摔,震得搪瓷缸里的老鹰茶溅在陈永年的细则上:“既然云溪县城审批这么麻烦,你们怎么不顺便调研下‘如何把假发票审批成真发票’?”
当天下午,局里紧急召开 “出差纪律整顿大会”。会议室里,王科长的塑料葫芦在胸前晃荡,每晃一下都像在敲打众人的神经。李局长敲着桌子:“这次云溪事件影响恶劣!从今天起,所有出差申请必须包含‘风险预判报告’,连目的地的蚊虫密度都要调研清楚!” 台下的科长们疯狂记笔记,钢笔尖在纸上戳出密密麻麻的小洞。
散会后,高小林刚回到办公室,就看见小五正往审批机里塞蚊香:“科长,按新规定,下次出差得测蚊虫密度,我先给机器做个‘驱蚊测试’!” 老马在一旁笑得直拍大腿,旱烟袋灰掉进了审批机散热孔。突然,机器发出一阵剧烈抖动,吐出张印着蚊香灰痕迹的白纸,上面歪歪扭扭显出几个字:“审批通过 —— 蚊子已晕”。
更荒诞的还在后头。三天后,人事科送来新通知:为杜绝 “假调研真旅游”,所有出差人员必须携带 “随行监督员”。老马瞅着文件乐了:“照这规矩,下次我申请去菜市场调研,是不是得带只老母鸡当监督员?” 话音未落,陈永年抱着《监督员管理办法》闯进来,上面赫然写着:“监督员需通过三项考核,持证上岗”。
小五摸着下巴嘀咕:“那我考个‘摸鱼证’,是不是就能光明正大跟着出差?” 高小林揉着太阳穴,看着窗外飘来的雨丝,突然想起云溪县城的那场洪水 —— 现在局里这些层出不穷的新规定,又何尝不是一场把所有人都卷进去的荒诞洪水?
夜幕降临时,审批科的灯还亮着。小李在修改第 17 版出差审批流程表,流程图复杂得像迷宫;老马用回形针串着豆豉,说是要做 “廉政警示教育标本”;小五偷偷把王科长的塑料葫芦系在审批机上,机器每转动一次,葫芦就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极了对这场闹剧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