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戏台子上的粮本(1 / 2)

春雨把机关大院的青石板路泡得发亮,梧桐树新抽的嫩芽挂着水珠,像陈永年放大镜上的反光。高小林刚把脚缩进烤火煤炉旁的棉鞋,就听见川剧团的锣鼓声像审批机卡壳似的在走廊炸开,紧接着门被撞开,张团长顶着满脸油彩冲进来,水袖上的金粉扑簌簌往下掉,落在《职工粮食定量表》上,像赵师傅撒漏的辣椒面在文件上蹦迪。

\"高科长!\" 张团长的变脸谱还没褪,红黑脸在煤油灯下忽明忽暗,活像赵师傅爆炒的麻辣鸡块在铁锅里翻跟头,\"您瞧瞧咱剧团的粮本,\" 他抖出比煤球厂麻袋还皱的粮食供应证,\"武生们练空翻太费粮,上个月的定量还没到月中就见底了,现在连跑龙套的都在啃红薯皮!\" 高小林盯着供应证上 1978 年的老红章,想起去年冬天审批的《武生肌肉密度与窝头消耗量对照表》:\"张团长,\" 他敲了敲足有三页纸的《剧团粮食配额规范》,纸页间还夹着片干枯的黄桷兰,\"文件写得清楚,旦角按绣花鞋垫标准,武生属 ' 腾空消耗型 ',\" 他突然看见张团长的水袖在暖气片上烤出焦痕,\"不过你这戏服要是能少点飘带,粮食倒是能多批两斤 —— 总不能让绸子跟肚子抢口粮吧?\"

老马端着搪瓷缸凑过来,茶垢厚得能在缸底种玉米:\"张团长,\" 他用钢笔尖戳了戳供应证上的 \"变脸次数\",笔尖差点被金粉黏住,\"您这脸谱每天变八回,是不是该算 ' 粮食转化效率 '?变一次脸消耗二两粮,比咱机关大院的锅炉还能吞!\" 张团长苦着脸,水袖往烤火煤炉上一搭:\"马科员,咱变的是脸,可填的是肚子啊!昨天《三岔口》演到一半,武生摸着黑就往后台粮缸里摸,差点把算盘珠子当炒豆子嚼了!\"

实习生王小五缩在暖气片旁,趁人不注意把烤火煤炉的风门调小两格,棉鞋里的脚趾头冻得像戏台上的木偶:\"这破审批比川剧变脸还费劲儿,\" 他小声嘟囔,\"昨天数了仨小时暖水瓶的保温圈,今天又要给戏服补丁量尺寸,陈股长的放大镜怕是长在补丁上了。\" 正说着,高小林突然喊他:\"小五,去把张团长的戏服借两件,重点检查补丁 —— 得看看是不是用 1962 年的粮袋改的,补丁形状要是像粮票,审批效率能翻倍!\" 小五苦着脸起身,棉裤在暖气片上蹭出噼里啪啦的静电,像极了陈永年盖公章时的印泥爆破声。

财务科老张的算盘在隔壁响得山响,突然探过头来,鼻尖上还沾着昨天的麻辣小面残渣:\"高科长,\" 他的搪瓷缸里泡着浮着金粉的老鹰茶,\"剧团的粮食超支要走 ' 文化粮食专项 ',\" 算盘珠子哗啦作响,蹦出颗粘了金粉的,\"光审批表就有三页,得附《脸谱油彩与玉米糁兑换比例表》,陈股长说红脸谱必须用红苕粉调,白脸谱用面粉,黑脸谱...停!\"高小林赶紧摆手,\" 黑脸谱用烤火煤渣总行吧?\"老张愣住:\" 那得附《煤炭粮食跨材质审批表》。\"

陈永年夹着比戏服还花哨的《舞台服装审批细则》推门进来,镜片上蒙着的潮气让 \"细则\" 二字都变了脸:\"张团长,\" 他用钢笔尖戳了戳张团长的戏袍,笔尖直接陷进补丁里,\"这水袖长了三寸,属 ' 布料腐败 '!\" 他掏出磨得发亮的卷尺,活像戏台上的软鞭,\"按规定,每寸布料折合二两粮食,您这水袖够全团喝三天稀粥!\" 张团长的脸 \"唰\" 地从红变绿:\"陈股长,这水袖短了没法耍花枪,耍不成花枪观众要退票啊!\" 陈永年却不为所动:\"那就把花枪改短 ——\" 他指着细则第 17 条,字里行间爬满蚂蚁似的批注,\"武器长度与馒头直径成正比,以后花枪就用擀面杖改,还能顺便给食堂蒸馒头!\"

赵师傅端着冒热气的麻辣小面冲进屋,蓝布围裙上的补丁比戏服还讲究:\"张团长,\" 他用筷子敲着搪瓷碗,辣油溅在张团长的脸谱上,\"咱食堂的窝头管够,\" 他突然盯着张团长的变脸谱笑出声,\"不过您得在饭堂变三回脸 —— 红脸变给打菜的,白脸变给抢窝头的,黑脸变给说窝头硬的!\" 张团长苦笑道:\"赵师傅,您的窝头要是能盖个 ' 管饱公章 ',咱天天来变,变到您的擀面杖开花!\"

高小林盯着戏服上的补丁,突然发现补丁边缘绣着半颗粮票图案:\"张团长,\" 他大笔一挥,墨水瓶里的金粉跟着起舞,\"给你们设个 ' 川剧粮食特供站 ',\" 他指着 \"特殊贡献\" 栏,比脸谱还红的印章盖下去,\"但每个补丁都得报坐标 —— 左胸补丁对应东北粮仓,右肩补丁对应川西梯田,袖口补丁...得,\"张团长赶紧打断,\" 下次咱新戏就叫《补丁长征》,武生翻跟头时喊 ' 节约粮食 ',比变脸还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