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科长的第一天:空气盛宴(2 / 2)

“省里来文件了!” 老王的的确良衬衫后背洇出盐花,车闸在水泥地划出刺耳的声响,“为响应自力更生,以后连空气都得定量供应,每人每天 300 口,多一口得打《氧气摄入超额检讨书》!” 他跳下车时,车铃铛又响了三声,惊得槐树上的知了集体噤声。

中午十二点,食堂窗口前挤满了抱着空碗的机关干部。吊扇在天花板上发出垂死般的呻吟,将 “自力更生用餐须知” 的黑板报切成碎块,斑驳地洒在众人肩上。赵师傅戴着 “反浪费先锋” 红袖章,郑重其事地往每个碗里放了块酱豆腐 —— 那是 1968 年的库存,包装纸上 “抓革命促生产” 的语录已经发霉,豆腐表面的白毛在阳光里泛着诡异的光。高小林咬下第一口,咸得眼眶发酸,听见身后的小张悄悄说:“这哪是酱豆腐,分明是公章泡出来的味道。”

陈永年端着空碗路过,碗底粘着张《酱豆腐食用风险评估表》,红笔批注着 “盐含量超标属享乐主义倾向”。“小高,” 他拍了拍高小林的肩膀,跨栏背心的线头勾住了科长的领带,“下午三点开个会,主题是‘如何在无饭无菜无汤情况下实现精神饱足’。对了,” 他指了指高小林胸前的笔记本,“记得带审批过的呼吸记录来 —— 每分钟呼吸超过 18 次属于‘革命热情过剩’,低于 12 次是‘修正主义倦怠’。”

会议室里,红灯牌收音机正在播放《冬天里的一把火》,费翔的歌声混着电风扇的噪音,让高小林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他看着面前堆成小山的审批表:《空气流通管道消毒记录》需要后勤科盖三个章,《呼吸频率与工作效率关联性研究报告》要附三张心电图,连窗外飘进的槐花香都要填写《嗅觉刺激意识形态备案表》。赵师傅正在汇报 “酱豆腐的十八种革命吃法”,粉笔在黑板上划出的声响像极了审批表上的红叉。

“同志们,” 高小林突然站起来,衬衫领口的咖喱渍在灯光下泛着油光,“既然饭菜汤都不让供应,咱们就把空气吃出革命味道!” 他掏出小马出国前送的郫县豆瓣酱,包装上 28 个公章在玻璃罐上投下暗红的影,“以后每口空气都得蘸着这酱吃 —— 当然,” 他看见陈永年的放大镜已经对准酱罐,“得先审批酱的‘空气兼容性’。”

散会后,高小林独自坐在办公室,看着碎玻璃片里自己扭曲的脸。窗外的夕阳把 “为人民服务” 的标语照得血红,“务” 字被爬山虎遮住,只剩下 “为人民服” 四个半字。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呼吸记录审批表》,上面陈永年的红章盖得歪歪扭扭,突然想起赵师傅蒸锅里的孔雀毛窝头 —— 那些被公章封印的食物,此刻应该正在泔水桶里发酵,就像这个荒诞的夏天,在审批的热浪里慢慢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