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荧惑守心(2 / 2)

萧景琰饶有兴趣地看着沈晏清:\"国师精通占星,不如说说这'荧惑守心',是否真如古籍所言,预示着...帝王之厄?\"

话中有话,满朝文武皆屏息以待。

沈晏清抬眼直视萧景琰:\"天象示警,意在提醒君王修德省身。陛下若勤政爱民,自可化解。\"

李崇远立刻呵斥:\"大胆!你这是暗指陛下不修德政?\"

萧景琰却突然大笑:\"好一个'修德省身'!国师果然不愧是朕的老师,教训起朕来,从不含糊。\"他笑声一收,眼神锐利如刀,\"但朕记得,先帝在时,国师可没这么敢言。\"

沈晏清面色微白,却仍挺直腰背:\"臣对历代君王,皆尽忠言。\"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情绪,随即挥手:\"退朝!北境之事,容后再议。\"

众臣退去时,萧景琰注意到李崇远与几位武将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而沈晏清离去的背影,比平日更加僵硬。

---

\"陛下,这是御膳房新做的莲子羹,最是安神...\"

\"放着吧。\"萧景琰挥退宫人,只留下福安一人伺候。

小太监轻手轻脚地布菜,突然从袖中掉出一个小锦囊。萧景琰眼尖:\"那是什么?\"

福安扑通跪下:\"是...是国师昨日给的,说陛下若失眠...\"

\"拿来。\"

锦囊中装着几片晒干的草药和一枚小小的白玉符,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萧景琰指尖抚过玉符,熟悉的灵力波动让他心头一颤——这是沈晏清亲手制作的安神符,从他十岁起,每当夜不能寐,沈晏清都会给他一枚。

\"多事。\"萧景琰冷哼一声,却将玉符塞进了自己的袖袋。

福安察言观色,小声道:\"陛下,奴才听说...先帝在时,与国师大人...\"

萧景琰眼神一厉:\"听说什么?\"

福安缩了缩脖子:\"奴才不敢说...\"

\"说!\"

\"说先帝与国师...有龙阳之好,国师能位居高位,全因...全因枕席之功...\"福安的声音越来越小,\"还说...先帝驾崩那晚,只有国师一人在侧...\"

萧景琰手中的茶盏砰然碎裂,瓷片割破掌心,鲜血顺着手腕滴落在明黄龙袍上。

\"陛下!\"福安慌忙取来金疮药。

萧景琰却浑然不觉疼痛,脑海中闪过无数记忆碎片——沈晏清深夜被召入寝宫的身影;先帝对国师超乎寻常的信任;甚至自己幼时偶然撞见的那一幕:沈晏清衣衫不整地从先帝寝宫匆匆而出...

\"陛下,这些谣言近日在宫中传得厉害,奴才本不该...\"

\"滚出去。\"

福安连滚带爬地退下。萧景琰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观星台的方向,眼中情绪翻涌。他掏出袖中的玉符,想要狠狠摔碎,却在最后一刻收住了手。

---

观星台上,云清为沈晏清披上外袍:\"师父,宫中耳目众多,您这样频繁面圣,恐招非议。\"

沈晏清正在整理星图,闻言笔锋一顿:\"无妨。\"

\"怎么会无妨?\"云清急道,\"现在满宫都在传您和先帝...还有陛下看您的眼神也越来越...\"

\"云清!\"沈晏清罕见地提高了声音,随即又缓下来,\"这些谣言是有人刻意散布,目的就是离间君臣。越是如此,我越不能退缩。\"

云清咬唇:\"可陛下已经信了那些谣言,不是吗?今日朝堂上,他分明是在羞辱您!\"

沈晏清望向皇宫方向,轻声道:\"他只是在试探。\"

\"试探什么?\"

\"试探...我是否真的如谣言所说。\"沈晏清的声音几不可闻,\"也试探他自己,能否真的对我狠下心。\"

云清不解:\"师父为何如此了解陛下?\"

沈晏清没有回答。夜风吹起他的长发,露出颈后一个若隐若现的银色印记——那是皇室特有的契约印记,只有与皇族血脉结下生死守护誓约的人才会拥有。

在观星台下的阴影处,一个黑影悄然退去,直奔宰相府邸。

李崇远听完密报,满意地捋须微笑:\"继续散布谣言,特别是...关于先帝死因的那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