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农机(一)(2 / 2)

贾东旭上班之后,就把他管理的所有技术员召集起来,贾东旭说到:“我们的农机已经全部研究开发完成,只剩下最后的图纸资料整理成册。我们接下来就不加班了,正常上下班就可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上午整理材料,下午审查材料,查漏补缺。并且所有材料都需要多人交叉审查,以防止一个人审查出现遗漏。在交叉审查中一旦发现有遗漏的的地方,就马上汇报到组长哪里,组长解决不了的,组长带人来找我。”

农机设计总共有五个组,第一组是研究发动机,主要是把摩托车的汽油发动机改成柴油发动机。第二组是研究耕田设备,主要研究犁,耙,塱的改良和农机的结合。第三组是研究收割设备,主要研究小麦和水稻的收割设备的改良和农机的结合。第四组是研究打井设备,在农村打井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尤其是北方的农村。所以第三组就是改良钻井设备,降低钻井设备的成本,同时让钻井使用轻便。第五组主要是研究拖箱,农机农忙时节是耕田机,是收割机,农闲的时节就是运输设备。

所有的研究院听了贾东旭的话,都是很开心,图纸完整整理之后,就是生产试验品,只要试验品成功,他们轧钢厂一定会新增一个农机厂。到时候他们拿到手的奖励不只是现金,还会升职,更是会有工位奖励。从天然气打火机的研发,到三轮摩托车的研发,都是有奖励工位的。他们也相信,只要农机研究成功了,他们也会等到工位奖励。

这几个月这些技术员虽然都很累,很多类似何雨水这样又要上夜校,又要工作的人每天睡觉的时间不超过五个小时,但是他们都觉得值得。这几个月他们学到的东西比之前他们十几年学到的东西还要多,还要全面。他们有信心,只要他们坚持下去,只需要三四年的时间他们就可以成为工程师。因为贾东旭教学从不藏私,并且只要有人问,他就有问必答。所有跟在贾东旭后面的二十多个人都是不藏私,毕竟如果谁藏私,大家心里都和明镜似的。藏私的人不会受欢迎,他们都不愿在这个团队里面被人排挤,这样对于他们的成长很不利。

研发工作完成之后,贾东旭的工作量就小了很多,虽然号称是农机研发项目组,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是贾东旭带着所有人前进。项目组的其他人都是为贾东旭服务,尤其是开始的时候,他们几乎啥都不懂,不但不能帮上贾东旭,反而会拖累贾东旭的进度。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都有了进步,才能在一些事情上帮上贾东旭的忙。

对于这些协助他的技术员,贾东旭都还是很满意的,虽然年龄都不大,最大的也就二十二岁,最小的更是只有十八岁。但是这批人都很好学,并且很能吃苦,其中有几个有天赋的,在知识储备上和技术上不比一般的大学生差了。要知道跟在贾东旭后面的都是一些高中生或是中专生,其中中专生只有两个,都是技术处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