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工作成为重中之重。“炎隼”战机几乎不间断地在空中巡逻,利用先进的雷达系统对周边区域进行全方位扫描。一旦发现日军有大规模兵力调动或异常活动,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炎刃军的侦察小队更是深入虎穴,凭借着高超的潜行技巧和先进的侦察设备,在日军后方神出鬼没。他们成功获取了日军新部队的集结地点、武器装备数量以及初步作战计划等关键情报,为林宇部队的应对提供了有力支持。
快速突击部队经过高强度的针对性训练,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坦克驾驶员与步兵之间的配合愈发默契,在模拟实战演练中,能够迅速完成突击、掩护、清场等一系列作战任务。同时,为了应对日军可能的防空火力,突击部队还与“炎隼”战机进行了多次联合演练,制定了空中掩护与地面突击相互配合的详细战术。
思想动员和民众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政工人员通过一次次慷慨激昂的演讲、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抗战故事,激发了战士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战斗意志。战士们纷纷表示,愿意为保卫祖国、抗击日军不惜牺牲一切。在民众方面,各地掀起了支援抗战的热潮。民众们自发组织起来,为部队运送物资、修筑工事、传递情报。许多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希望能够加入到抗击日军的队伍中来,为保卫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国际舞台上,围绕淞沪会战的局势,各国之间的博弈也愈发激烈。一些原本对日本侵华持绥靖态度的国家,看到中国军队在淞沪的顽强抵抗和出色表现,开始重新评估中国在亚洲的战略地位。这些国家担心日本在华势力过度膨胀会威胁到自身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因此通过外交渠道对日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施压,要求日本停止进一步的军事行动,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
然而,部分与日本在经济和政治上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在暗中对日本提供支持。他们为日本提供了一些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物资援助,虽然表面上保持中立,但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日本的战争潜力。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使得淞沪会战不仅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军事较量,更成为了国际政治博弈的一个重要舞台。
对于林宇部队来说,国际形势的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际舆论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和支持,为部队赢得了更多的道义支持和潜在的物资援助可能。但同时,日本得到的外部支持也增加了作战的难度。林宇深知,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部队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大战一触即发,淞沪战场的空气仿佛都被点燃。林宇和他的部队严阵以待,他们明白,接下来的战斗将是一场生死较量。但他们毫不畏惧,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