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云去了南阳,农劲荪去了英国,霍东亭在南阳王手下当差,如今也是南阳府督军,并且跟南阳王之女程雪,结下秦晋之好,叶圣凌对王影云母子三人十分照顾,这点你大可放心。”
“所以啊老弟,你得去南阳,但是你不能急着与他们相认,因为事态多变化,万一你们相认了,说不定就会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你去南阳要打好基础,老叫花子我呀,跟南阳太极武馆的馆长,有些交集,你拿着我的书信,去找他,他会助你的。”
“多谢丐皇前辈嘱托,我这就下山,奔赴南阳,找太极馆的馆长。”
丐皇又交代了几句,程啸天这才辞别丐皇下山,赶赴南阳,到了南阳后去了太极武馆,馆长见到丐皇的信,收下程啸天,他本无子嗣,就收了程啸天为义子干儿。
就这样程啸天在南阳府安居下来,一晃两年过去了,老馆长因病逝世,临终前将武馆交给程啸天打理,这就是程啸天所有的经历。
今天才跟王影云他们相认,因为他看到了,小师弟霍东觉的强大,如今又成立精武门,使得程啸天打心眼里高兴,众人又寒暄了几句。
这才将话拉到主题上,霍东觉看着陈真说道。
“五师兄,他们是日本忍者。”
程啸天好奇的问。
“师弟,你怎么知道那是日本忍者,世界上真有忍者?”
“日本最高的武术境界,便是忍者,忍者身穿黑色衣服,你基本上看不清他们长什么模样,就只剩两个眼睛露在外面,他们主要用于,跟踪跟刺杀术,他们的刺杀术极强,基本上是一刀毙命,也就是说他们杀人与无形,杀完就不见基本不跟你纠缠,没有多少人能逃的过他们的刺杀,除非你功夫极高才能挡的住他们的进攻,五师兄你在日本呆过,难道没听过在日本有个叫靖龙神社的组织,他们所练功夫叫做忍术。”
“靖龙神社这个组织,我倒是很少听人讲起过,但我知道有这个组织,好像靖龙神社是日本人的秘密,我当时也没多问,所以知道的甚少,当时我听春子给我讲过,让我回到祖国后,要小心的就是忍者,当时因为年轻气盛,没有把忍者当回事,没想到他们会如此的恐怖如斯,虽然过去四年了,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脊梁骨直冒凉气。没想到还有那么厉害的人存在,程家庄的一百多人他们只用一个多时辰,全被他们斩杀殆尽,上到八十岁老人,下到两三个月大的婴儿,都被他们无情的杀害了。”
程啸天说完,眼睛有些发红,鼻子头有些发酸,叶圣凌见状忙安慰道。
“啸天啊,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杀光他们,这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真是罄竹难书,血债必须血来偿,只要我们武术界团结一心,就不怕那什么忍者,东觉啊,既然你知道他们,跟我们具体讲讲这忍术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又是怎么知道的那么多。”
洪天赐也忙说道。
“是啊霍少侠,我看叶师傅说的对,你就给大家讲这到底怎么回事,让我们大家也做到心中有数。”
洛无极也接着说道。
“是啊,霍少侠,你就给我们大家伙讲讲呗。”
霍东觉看了看众人,然后说道。
“我当年跳下麒麟峰后,被人所救,其中有一人,我相信众位前辈也知道此人吧,他叫书生剑客姚蟾伯,想必众位前辈多少有听过此人吧。”
众人听了,都点点头,表示知道此人,霍东觉接着说道。
“他既是我的授业恩师,同时也是我的义父,他就会日本忍术,他跟我讲了破解之道,同时我跟峰哥,遂良都会忍术,也都懂得破解之道。”
众人听到这里,大厅里都静了下来,人们都围了过来,都洗耳恭听,霍东觉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
“忍术最初源于日本传统格斗术的一种(刺杀术),后吸收中国《孙子兵法》等理念,融神道教、佛教中的相关心法与秘技,在长期修行与刻苦磨练中独自发展,最终形成忍术。”
“忍术的理论基础是日本神道中的忍法、日本阴阳道中的巫术、日本武道中的格斗心术,结合由中国传来日本的孙子兵法而来,之后再加上修练道,以及在山中的伏击技巧发展而成。”
“忍术的山中伏击技巧、来自住在大和、吉野、鞍马、根来、伊贺的山地战经验。京都则是忍术中使用的法术(阴阳道)发祥地、因为不远处有比?、高野等佛教密宗的本山。忍术的武芸面来自柳生流剑派、宝藏院流枪术。”
“在平安时代时,由于武士阶级兴起,在山中伏击的兵法就由武士去发展。”
“在源平时代,学会在山中伏击的源义经成功的使用了山中伏击的技巧,完成了攻击面战法的理论。在南北朝时代,楠木正成发展出防御面的兵法,在此同时,忍术跟武术才分开成不同的系统。在战乱的战国时代,大名们需要大量的刺探敌军情报和对敌人城市开展破坏活动,所以忍术在这一时代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
“忍术发达的地区有以下几处:武藏、甲斐、越后、信浓、伊贺、甲贺、纪伊等地区,其中伊贺、甲贺的忍术在日本是最为发达的。伊贺与甲贺离京都很近,地势都属于重山险阻围绕的封闭小盆地。虽然贫瘠,但是在战略上的位置却是十分的重要:因为它们靠近日本的中央近畿地带。在战国时代在伊贺与甲贺的弹丸之地上先后崛起了六十多家土豪。地盘虽小,这里的竞争却实是超乎外人想象的激烈。土豪们彼此虚情假意的结盟,暗中互相刺探一旦抓住机会就予以对手无情的打击。这两块充满了残忍、狡诈的血腥山地逐渐演化成忍术发展的大本营。”
“伊贺跟甲贺对忍者事业的最大贡献就是对忍术的理论基础和技能作出了系统化,编出了一本忍者的修炼宝典——《万川集海》。虽然流派不同,忍者们修练的经典都是《万川集海》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教导忍者如何施行忍术的一切理论基础与技能指导。在德川家族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时代的延宝4年(1676年),甲贺的隐士藤林保武结合中国和日本历代名将的思想与武学精华,参照《六韬》和《孙子兵法》的内容写成了集忍道、忍术、忍器于一体的忍者究极修行指南。并参照中国古籍《文选·左思·吴都赋》中的“百川派别,归海而汇”思想,将书命名为《万川集海》。正如书名所示《万川集海》就是海纳百川取各流派精髓的意思。万川集海》由正心、将知、阴忍、阳忍、天时、忍器六部分组成。此书成为了后来忍者修行的必读教材。”
“《六韬》和《孙子兵法》是对《万川集海》及忍术整体发展影响较深的两部古代着作,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中国古代的军事武学思想为以后日本忍术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充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忍术最早的确源于中国的明证,可以说《万川集海》是日本人学习中国古代军事精华和密术玄学修炼之道后的概括总结。”
众人听完无不惊骇,都挑大拇指称赞,霍少侠了不起,年纪轻轻便懂得这么多,简直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