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渗透的无声(1 / 2)

1948年的初雪来得比往年都早。李云龙踩着薄薄的积雪,蹲在赵家沟新修的粮仓外墙上,指尖掠过一道几不可见的划痕。青砖表面被某种利器刻出了细如发丝的线条,在阳光下泛着不自然的金属光泽。

\"团长,这砖头会反光!\"王二小踮着脚尖,指着墙角一块微微凸起的砖石。孩子的手刚要碰上去,被李云龙一把拽住。

林助教取出放大镜仔细检查,镜片后的眼睛骤然睁大:\"微型摄像头...德国造,至少值二十根金条。\"

顺着墙根搜索,在排水沟里发现了更多蛛丝马迹:几枚42码的胶鞋印,鞋底花纹呈放射性条纹;两个烟头,过滤嘴上有紫色环痕;还有半张被雪水浸湿的纸条,上面用德文写着\"每三日汇报一次\"。

\"查查最近有谁来修过粮仓。\"李云龙的声音比呼啸的北风还冷。

粮仓保管员老赵头回忆道:上月确实来过支\"晋绥军工程队\",说是奉上峰命令加固粮仓。带队的是个戴眼镜的斯文人,总拿着本子写写画画,还有个跛腿的助手专门检查墙角。

\"那个瘸子,\"老赵头啐了一口,\"看人时眼珠子滴溜溜转,像极了当年炮楼里的鬼子翻译官。\"

李云龙立即组织秘密排查。王喜武带人伪装成泥瓦匠,挨家挨户检查新修的建筑;张大彪负责审问最近半年的外来人员;王二小则领着孩子们在村里\"捉迷藏\",实则留意所有可疑的电子信号。

三天后的深夜,暗哨报告村东头的老槐树上有微弱的闪光。李云龙带人悄悄包围过去,在树洞里抓了个正着——一个穿羊皮袄的\"货郎\"正在更换胶卷,身旁的箱子里装着整套摄影器材和八路军各驻地的详细地图。

\"358团的?\"李云龙用刺刀挑开那人的衣领。

\"货郎\"突然暴起反抗,被张大彪一个扫堂腿放倒。撕开伪装用的胡子,露出一张典型的关东军面孔——右眉上的刀疤正是三年前苍云岭战役中逃脱的日军侦察队长山本一郎。

审讯持续到东方泛白。这个老对手终于交代:日军投降前挑选了三百名精通中文的特工潜伏下来,伪装成各行各业人员。他们组成了\"樱\"特别情报网,专门为晋绥军提供八路军动向。

\"你们到底渗透了多少地方?\"李云龙拍案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