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塑料棚顶的庇护下,山洞洞口不再直接遭受酸雨的侵袭,密集的鼓点声在棚顶上回响,却无法再渗透到内部。试验田在多重防护下欣欣向荣,林羽的生存体系日趋完善。然而,他目光所及之处,那裸露在外的山洞入口岩壁,却时刻提醒着他新的威胁。长期的酸雨冲刷,已经让岩壁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腐蚀痕迹,一些原本坚硬的石块也开始变得松软,甚至有碎裂的趋势。他知道,这道天然的屏障正在被一点点消磨,长此以往,山洞的整体稳定性都将受到威胁。
林羽意识到,他不能仅仅依靠塑料棚顶来抵御酸雨,他需要为山洞的入口披上一层坚固的“岩甲”,使其能够直接对抗酸雨的腐蚀,确保山洞本身的结构安全。
他开始在山洞周围搜寻合适的岩石。他回想起末世前关于岩石特性的知识,不同类型的岩石对酸雨的抵抗力各不相同。他首先找到了两种常见的岩石:一种是呈灰白色、颗粒较粗的花岗岩,另一种是呈浅黄色、质地相对柔软的石灰岩。他决定将这两种岩石作为试验对象,测试它们在酸雨下的抗蚀性。
林羽将两种岩石分别放置在山洞入口处,那些直接暴露在酸雨下的位置。他用简易的方法,在岩石表面刻下标记,然后等待酸雨的降临。他每天都会仔细观察岩石表面的变化,用手指触摸,感受它们的硬度和质地。
第一次酸雨过后,林羽发现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结果。花岗岩虽然看起来坚硬,但在酸雨的冲刷下,其表面开始出现明显的风化剥落,一些矿物颗粒甚至直接崩解,露出了内部粗糙的结构。而石灰岩虽然质地柔软,但其抗酸性相对较好,勉强支撑住了酸雨的侵蚀,只是表面变得更加粗糙,失去了原有的光泽。这表明,这两种常见的岩石,都无法长期有效地抵御酸雨的腐蚀。花岗岩的崩解速度让他感到心惊,而石灰岩的勉强支撑也预示着其寿命的有限。
他立刻在“败者之碑”上添上了新的记录:“在山洞入口处堆砌耐腐蚀岩石——用酸雨测试抗蚀性(花岗岩崩解,石灰岩勉强支撑)。”他意识到,仅仅依靠天然岩石的抗性是不够的,他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增强岩石的防护能力。
林羽陷入了沉思。既然岩石本身无法完全抵御酸雨,那么他需要在岩石表面增加一层防护。他想到了泥浆。泥浆具有良好的粘性,能够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如果能够找到一种具有良好防腐性能的泥浆,将其涂抹在岩石表面,或许就能有效阻挡酸雨的侵蚀。
他开始尝试制作防腐泥浆。他选择了山洞附近一种质地细腻的黏土,将其与水混合,制成浓稠的泥浆。为了增强泥浆的防腐性能,他想到了之前制作堆肥时产生的草木灰。草木灰富含碱性物质,或许能够中和酸雨的酸性,从而起到防腐作用。他将草木灰混入黏土泥浆中,搅拌均匀,制成了一种灰色的、带有细微颗粒的“防腐泥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