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明鉴。\"耶律松直起身子,\"按照约定,我军牵制了金国东线兵力,助宋军取得云中大捷。如今幽州已被我军收复,陛下承诺的岁币...\"
\"岁币?\"我冷笑一声,\"朕记得约定是辽军从西面夹击金军,结果你们逡巡不前,若非朕早有准备,云中早已陷落。现在倒来讨要岁币?\"
耶律松脸色微变:\"陛下此言差矣。我军确实...\"
\"够了。\"我抬手打断他,\"回去告诉耶律延禧,想要岁币,拿云州来换。\"
\"云州?\"耶律松瞪大眼睛,\"那是辽国故土!\"
\"幽州还是大宋故土呢。\"我冷冷道,\"你们趁金军南下偷袭幽州,以为朕不知道?\"
耶律松脸色阴晴不定,最终深深一揖:\"外臣告退。\"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长舒一口气。这一手反客为主,应该能让辽国消停一阵子。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巩固战果,尽快恢复国力。
\"传沈括后人沈端。\"我吩咐道。
不多时,一个三十出头的文士快步走入,恭敬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免礼。\"我示意他坐下,\"朕命你整理的《天工开物》进展如何?\"
沈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回陛下,已收录农具改良三十六种,纺织机械十二种,另有水利、冶金等技术百余项。只是...\"
\"但说无妨。\"
\"有些器械设计精妙,但所需材料工艺非当下能及。比如陛下所说的'高炉炼铁',以现有耐火砖质量,恐难承受如此高温。\"
我点点头。穿越后我很快意识到,直接引入现代技术是行不通的。这个时代的基础工业水平、材料科学都远远达不到要求。因此我改为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渐进式改良,同时系统性地记录这些知识,建立一套可持续的技术发展体系。
\"先从可行的开始。朕要你优先推广改良农具和纺织机械,特别是那个水力纺纱机的设计。\"
\"遵旨。\"沈端犹豫片刻,\"陛下,这些技术一旦推广,恐怕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
\"朕知道。\"我冷笑一声。那些大地主和大商人靠的就是技术垄断和廉价劳动力。改良农具和纺织机械会提高生产效率,但也会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
\"你先在皇庄试点,等成效显现,再逐步推广。\"我思索片刻,\"另外,朕准备设立'天工院',由你负责,专门研究各类实用技术。\"
沈端激动得脸色通红:\"臣...臣定当竭尽全力!\"
\"还有一事。\"我压低声音,\"朕需要你秘密研制一种新式火药配方,威力要比现在的大三成,但稳定性必须更好。\"
沈端神色一凛,郑重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