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子和小桂子等太监伺候,尉迟恭、裴行俭围炉旁听。
待酒温热,小春子将李承乾、李靖、尉迟恭面前的酒杯斟满。
李承乾双手端起酒杯,向李靖敬酒示意:“李师觉得我大唐军制如何,可还有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
李靖急忙起身双手端起酒杯,在李承乾酒杯下沿一碰,坐下后说道:“我大唐基本沿用前隋的府兵制,在陛下为天策上将时略微改动。
府兵制下,军人依均田令受田,免纳租庸调,平日生产,每年有一定时间轮番宿卫,战时出征,资装自备。在乡为农,在军为兵,实行兵农合一、寓兵于农之制。
前隋大业三年,炀帝重编全国府兵,分为十二卫四府。
其十二卫为:左右翊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武候卫、左右御卫;
四府为:左右备身府和左右监门府。又称左右千牛卫以及左右监门卫。
其中十二卫遥领天下骠骑府与车骑府,称之为外军;四府之中左右备身府负责侍卫皇帝;左右监门府分掌宫殿门禁;四府之兵称为内军。
大唐武德六年,陛下为天策上将时又整顿兵制,改前隋时的六百三十四骠骑府、车骑府为折冲府,冠以所在地名因地立称。
折冲府分上、中、下:上府为一千二百人,中府为一千人,下府为八百人。
让十二卫各领其中的四十至六十折冲府。
十二卫中每卫设上将军一人,从二品;此职为虚衔,自北周之后,前隋和我大唐均未有人任此职。
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
将军各二人,从三品。
又设长史、主簿、录事参军、仓曹参军等文职分管大军后勤。
十二卫之下六百三十四折冲府。
每府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长史、兵曹、别将各一人,下辖四到六营。每营两百人,设校尉,辖二旅。每旅设旅帅,辖二队。
每队设队正,分为五火。每火十人,设火长。
每队、每火的军备,如马、马具和刀枪等兵器,均有定数。
府兵自用的武器、装具和征途所需粮食皆自备。马匹不足,由官府供给。平时训练在冬季进行,由折冲都尉率领本府兵马习战。
战时经皇帝任命各路行军总管或大都督,率领从各府调集的府兵出征。即“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李靖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李承乾道:“除十二卫四府外,本来还有太子六率的。但殿下死活不肯出任太子之位,陛下登基后便将太子六率给搁置了,虽未裁撤,却也没有任命将领拨给人马。”
见李承乾面无表情,李靖喝了口酒润了润嗓子,又想了想道:“府兵制由西魏宇文泰初设,经后世帝王名将不断改进,沿用至今一百余年。目前来看制度完善,并没有需要大刀阔斧改善的地方。”
李承乾却摇头苦笑:“提供府兵制运行的根本是均田制度。
到了王朝中后期土地兼并,均田制度崩坏,将士赏赐无法兑现,府兵制恐怕也会随之腐化,直至土崩瓦解。”
李靖拱手道:“殿下高瞻远瞩,臣不及也。不过解决府兵制的隐患是你们帝王的事情,可不是臣这种将领的事情。
臣才疏学浅,对于政治一窍不通,也提供不了什么好的建议给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