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心如止水鉴常明(1)(1 / 2)

彘仇 青木秋桑 1115 字 2天前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月亮将圆未圆,仿佛是一个缺了浅浅一线边角的银盘,高高的悬挂在那深蓝的天空中,把它那皎洁的光辉洒向大地。远处,大雄宝殿那高高的屋脊清晰可见,院子里周围的一圈短墙,映着月光,在地上投射出宽窄不一的倒影。墙角,几丛修竹亭亭玉立,在夜风中不时的“沙沙”作响,衬得周围一片寂静。

崔文雅站在院中,鼻尖萦绕着淡淡的禅香,自从入了“云际寺”,她便心如止水,仿佛过往的那一切都已与自己无关。每日里焚香拜佛,闲时抄誊经书,日子也算是平静无波。

其间,母亲来了一次,见她如今已是这般境地,除了伤心垂泪之外,只能自责于自己并未把女儿教好,这才落到今日的下场。如今,崔文雅只是晢居“云居寺”,那成王妃的身份犹在,她还是皇室中人,又承皇后亲自关照。“云际寺”的一众僧尼对她也是恭敬有礼,她独自居住在寺庙后院的“明月堂”里,饮食供应虽是素斋,却也精致可口。

母亲劝道:“你是我崔家的女儿,莫说是成王妃,就是当个皇后也是能做的。男人三妻四妾本是常理,你只需用一些手段龙络住王爷,生下几个儿女。不管他有多少个女人,就是谁再得宠又如何,难不成还敢越过你去?而你,哎!全无半点心计手段,竟被两个侍妾做局,逼的躲入佛寺,做出这幅半死不活的样子给谁看呢?”

见她只是默默不语,母亲叹了口气,放缓了语气道:“你原也不是这样的软弱可欺,如今是怎么了?出嫁时就与你说过,男人的情爱是最靠不住的,只有把权力抓在手中,才会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虽说你眼下处境不妙,可凭着你是先帝亲赐的成王妃;凭着你与皇后的交情;凭着你是崔氏的女儿;只要你愿意,你照样可以转败为胜,堂堂正正的回去,继续当你的成王妃。”

母亲滔滔不绝的说了这么多,竟从未问起她的伤势,也从不关心她心中所想。身为崔氏的女儿,她只可光耀门楣,不可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崔文雅敛下眸中的情绪,把那丝丝的泪光也强制压回眼眶。

“老夫人,那,成王,他、宠妾灭妻,这次、差点把小姐打……”站在一边奉茶的丫鬟秀兰忍不住说道:“他,他,明明是要置小姐于死地……”“夫妻之间,床头打架床尾和,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母亲狠狠的剜了秀兰一眼:“都是你这个死丫头,不知劝诫小姐,只是一味地由着她胡闹。特别是那个秀梅,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真是死有余辜!”母亲咬牙切齿的说道,

崔文雅实在是不想再听下去了,她起身对母亲施礼道:“母亲的心意,女儿明白了,今日时辰也不早了,请母亲早些回去吧,莫要再挂念女儿了。”母亲挥手让众丫鬟婆子退下,起身拉住她的手:“你不要嫌母亲啰嗦,母亲都是为了你好,你还这么年轻,难道真的愿意老死在这佛寺之中?家中的情形,你也知道,你的那几个弟弟妹妹正在议亲,万不能因你而影响了他们。非是母亲狠心,只是你如今的这个王妃之位,无论如何也得保住,万万不可轻易的拱手让人。你要知道,这是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呢?你好好想想吧,若是想通了,就让秀兰来告知母亲,一切有母亲为你筹谋。”

望着母亲那张保养得宜的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岁月沧桑,珠翠满头也盖不住那丝丝的白发。崔文雅轻轻的抽回了手,说道:“女儿不孝,连累母亲不得安宁。母亲的心事女儿了然,您就不必多说了,女儿如今只求母亲能健康平安。”

母亲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转身在众多仆妇婆子的簇拥下离去,几次回头,目光中也有眷恋不舍。崔文雅站立在院外,目送着母亲离去,也许,在母亲的眼中,自己终归是让她失望了,这一世的母女之情,自己终归是亏欠了她……

月影西移,“云际寺”本就座落在城西,也算是一处闹中取静的风水宝地。是历代皇家女眷们拜佛焚香之地,殿宇雄伟,曲径通幽,景致极富盛名。如今,在月下观来,更是别有一种幽静朦胧之美。远处,隐隐传来打更的声音,崔文雅只觉得身上一暖,“小姐,夜深了,回去歇息吧。”丫鬟秀梅把一件长衫轻轻的披到她的身上,轻声说道。

“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明日才是中秋呢,今晚都已经是这般的迷人了。”崔文雅回头望着秀兰,苦笑着说道:“没想到,今年的中秋,咱们竟要在这寺中度过了。恐怕以后,年年都只能在寺中仰望这一轮孤月了。秀兰,都是我连累了你。”

“小姐!奴婢能跟着小姐您,是几世修来的福份。小姐,千万别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小姐在哪儿,哪儿就是奴婢的家。”秀兰的双眸在月光下闪着盈盈的水光,“奴婢从小跟着小姐一起长大,小姐待奴婢如同亲妹妹一般。只有奴婢知道,小姐是这世上最好的女子,都是王爷分不清好歹。否则,以小姐的品性,嫁给任何人,都会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秀兰的声音中带着哽咽:“如今,奴婢觉得这“云际寺”很是不错,没有那些让小姐烦忧的琐事,奴婢愿意陪小姐在这里平安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