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愁绪绵延随流水(1)(1 / 2)

彘仇 青木秋桑 1080 字 2天前

“放肆!他们是要逼宫吗?”文德帝怒不可遏,他颤声说道:“你去让他们进来,朕倒要看看他们是何居心?”周厚霖在一边陪着小心担忧地说道:“皇上,您切勿生气,既然他们想跪,那就让他们跪着吧,待明日您好些了,再找他们也不迟。”

这些人的意图文德帝一目了然,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哀,作为一个帝王,他是有容人之心,有纳谏之怀,可他并不糊涂。这些人打着为天下百姓的旗号,其实是怕自己的利益受到丝毫的侵害,他对他们来说就是伯乐与千里马。给他们高官厚禄,让他们荫及子孙,可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切还不够。他们渴求更大的权势,就必须要扶持与他们利益相连的皇子当上皇帝。他们敢明知道不可为而非要为之,他们能无视他这个皇帝的权威,还不是仗着自己对他们的看重和纵容……

该面对的迟早就得面对,是自己养虎为患,如今再也不能让其尾大不掉。是时候让他们长些教训,学会为臣之道了,文德帝心绪复杂,大口的喘着气,深陷的双目却炯炯地望着周厚霏道:“去,让他们进来,朕倒要看看,难道他们想造反不成?”

日头偏西,殿外有凉风轻拂,屋里的光线渐渐暗淡下来,宫女们早早的燃起了灯烛。文德帝一语不发的由着他们行礼问安,冷冷的抬眼,目光如刀的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众卿如此着急见朕,到底所为何事?”

“臣等今日是为皇上册立太子一个事而来,成王身为嫡子,却无缘太子之位,到底是何缘由?臣等百思不得其解,想当面请皇上示下。”宇文泰双手举着一摞奏章,声音洪亮的说道。

文德帝眉头紧皱,没有立即回应。周厚霖大声对众人道:“皇上在册立太子的诏书上已说的的明明白白,宇文大人,你等是在质疑皇上的决策吗?”

宇文泰不卑不亢的说道:“太子乃未来国之储君,事关江山社稷。老匠一心为国才不敢不言,否则便是误国误君的罪行。若是只顾着自己衣食无忧,权利地位,却陷皇上于不仁不义之地,那就是枉为人臣。吴王虽颇有文武才,但其母妃乃是前朝公主,皇上立吴王为太子,那改朝换代的是非功过该如何评说?若吴王他日为皇帝,他又将何以自处?而成王则是皇上与皇后的嫡子,皇上与皇后本就伉俪情深。皇后故去后,成王又得皇上亲自抚育,一直“仁孝恭顺”,并无过错,继承大统乃是天命所归。皇上贸然废嫡立长,其中是否另有隐情?”

“够了!”文德帝突然出声,喝斥道:“宇文泰,你的言辞如此冠冕堂皇,你当真以为朕不知道你心中所想吗?吴王是朕的皇子,继承的是朕的江山,与他母妃何干?且吴王曾在军中厉练,熟知边防民生,为人处事最得朕心。你如此居心叵测的提起他母妃的出身,难道是担心他为前朝复辟吗?成王曾最得朕的看重,但他自小体弱且性情乖张,实在不堪为储君,这与朕和先皇后的夫妻之情又有何妨碍?废嫡立长,废长立贤,古来有之,就连圣人也倡导择贤而立。宇文泰,枉费你饱读史书,却为着一己私利,在朕面前大放厥词,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

“请皇上明鉴,”宇文泰重重的磕头道:“臣只是为了皇上的千古贤名、千秋霸业,成王身为嫡子,无过而被废其立长,何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那自古以来嫡庶尊卑有别岂不是一纸空文?若人人争而效仿,那流传千年的礼乐秩序即将崩塌,人心思变,又以何让世人信服?难道此不会引起每个家族乃至朝堂的震动?那皇上的基业将如何传承?太子该怎样面对众人质疑?成王又何以能安然度日?皇上!臣唯有一片丹心可鉴日月,皇上乃臣之君上,臣既得君恩,不敢不为君尽忠,为此而不惜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