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慰问(1 / 2)

靖忠庙檐角垂落的冰棱在晨光里折射出冷芒,王伦足尖碾碎积雪,靴底与冻土相触发出细碎的吱呀声。殿内三百座牌位如沉默的卫士,覆着褪色白幡肃立在霜雾中。松木牌位表面蒙着层薄冰,那是昨夜冬雨凝结的泪痕,此刻正顺着\"张二牛\"三字蜿蜒而下,宛如未干的血渍。烛火在穿堂风里明灭不定,将牌位上斑驳的刻痕映得忽隐忽现,恍惚间那些名字都化作了兄弟们的面容,在香火缭绕中注视着梁山的今昔。

他攥紧腰间温润的玉佩,那是罗韵亲手所系,螭龙纹在指腹下起伏,却暖不透此刻浸着寒意的掌心。青铜香炉里残香将熄未熄,王伦率先屈身重重一揖,额间几乎要贴上冰凉的地砖。身后众兄弟见状,齐刷刷跟着俯身,粗布衣襟摩擦的窸窣声响彻殿内。

青砖表面沁着霜花,缝隙里还嵌着未扫净的香灰,王伦粗粝的拇指无意识摩挲着平整的砖面。薄冰沁入肌理,恍惚间又看见一年前的那个时候——箭矢如蝗,张二牛为护重伤的王进,胸膛、肩胛、小腹接连挨了三刀,却死死撑着盾牌不退半步。温热的鲜血顺着他颤抖的指尖,滴落在嶙峋的山石与丛生的杂草间。

此刻殿内寂静无声,唯有寒风穿堂而过。杜迁望着地砖上若隐若现自己的影子,喉结滚动着说不出话;宋万捏紧腰间刀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王进背过身去,偷偷抹了把眼角的湿润。

\"去刘寡妇家。\"他抖落白色披风上的雪粒,貂毛滚边扫过空气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身后喽啰们立刻抬起檀木箱子,铜锁在日光下泛着冷光。箱内整齐码放着苏州的云锦绸缎,安道全亲手调配的金疮膏药,最底层裹着锦缎的蜜饯罐,还带着东京市井的烟火气。

篱笆门推开时,院里传来银铃般的笑声。刘寡妇正握着女儿的手绣并蒂莲荷包,竹绷子上的丝线鲜艳欲滴。见王伦踏入,妇人慌忙起身,蓝布围裙扫过绣架,几枚银针叮当作响落在青砖上。屋内弥漫着新茶的清香,八仙桌上盖碗腾起的热气氤氲了窗棂,墙角新砌的灶台还沾着湿润的泥土,灶膛里未燃尽的木柴噼啪作响。

\"多亏寨主帮扶。\"妇人红着眼眶掀开枣木米缸,雪白的大米堆得冒尖,\"如今缸里的米能吃到麦收,小囡也能去学堂识字了。\"王伦蹲下身,将蜜饯塞进小女孩冻得通红的掌心,绵密的糖霜沾在她指尖。转头望向西厢房微微倾斜的屋檐:\"明日让宋万兄弟带工匠来,把漏雨处好好修缮。\"

陈三寡母家的门扉虚掩着,竹篾编成的门帘在风中轻晃。老人坐在门槛上编竹筐,枯瘦的手指灵活地穿梭竹条,膝头散落着细碎的竹屑。屋内腊肉在梁上泛着油亮的光泽,成串的蒜头随着穿堂风轻轻摇晃,灰白的蒜皮在暖黄的阳光里投下细碎的影子,与墙角悬挂的干草束一同,在泥墙上勾勒出晃动的斑驳纹路。

王伦从袖中取出鎏金炭炉,镂空的牡丹纹里还未添炭,却已透出华贵的暖意:\"天寒地冻,您老别再省炭火。\"老人布满皱纹的手颤抖着接过,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掀开炕头的蓝布包袱,露出一双针脚细密的千层底布鞋:\"给寨主纳的,也不知合不合脚......\"青布鞋面上绣着昂首的白虎。

这一幕落在远处巡逻的张龙眼底。他捅了捅身旁的赵虎,长枪杆在寒风中发出嗡鸣:\"瞧见没?寨主连老妇人纳的鞋都双手捧着收。\"赵虎握紧朴刀,刀鞘上的铜环碰撞出清响,眼底泛起滚烫的光:\"就冲这份心,老子这条命往后便卖给梁山了!\"

暮色漫过山寨时,聚义厅的红灯笼次第亮起,如同一串坠落人间的星辰。老杜的戏班子敲响铜锣,《东京杀童衙内》的唱腔刺破夜空。众兄弟听得怒发冲冠,拍案而起时震得酒碗里的临渊酿泼出半盏,琥珀色的酒液在八仙桌上蜿蜒成河。

当戏台上演绎到三峰山下那场血战,杜壆突然别过脸去,铁铸般的汉子快步走向廊柱后。卞祥闷头灌下三大碗烈酒,粗粝的手掌死死攥着酒碗,指节泛白如骨,喉间发出压抑的哽咽。戏服上的银线绣成的箭簇在烛光下明明灭灭,恍若当年穿透血肉的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