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涅盘星系物流系统开工后第三年,科学院在制造技术方面又有了突破。
一种新型的可生长合成金属被发现,这种金属在充足能源的供应下可以依照人类的想法长成任何形状。
一下子全3d打印技术在战舰制造方面成了过气产品。
一个个巨大的舰体模具比制造了出来,这些战舰模具属于一次性投出,在战舰外形不做改变的情况下投入新研发的可生长型合金,在短短三天内就能在模具的约束下长出一艘战列舰的外壳。
硬生生地将一艘战列舰的制造时间压缩到了一个月左右。
可惜随着一个个战舰模具的投入,巨大的能源消耗让拥有高转化率的戴森膜都出现了供给困难。
为了不影响殖民地的正常发展,齐一鸣只能放缓了战舰的制造速度。
其实放缓战舰的制造速度早就已经被统筹军队管理的王术华提了出来,以现如今人类的造舰速度,早就有大批的战舰被闲置下来等待训练合格的舰载人员登舰。
如此快速的发展就连齐一鸣都没有想到。
其实这都归功于逐渐完善功能的各个殖民地的建造。
重新回到地面生活并安家的人类群体突然意识到了虫群带给他们的巨大压力。
这个压力在舰队逃亡初期也曾出现过,那个时候人类无论从生产力还是护卫舰队的战斗力上都显现出了极大的潜力。
齐一鸣也不清楚那种消极的状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好在现如今这种在巨大求生欲望下产生的自我潜力的压榨行为已经在人类的世界中成为常态。
每个人都竭尽所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技能等级,无形中将自己的潜力压榨了出来。
造成的结果就是人类生产力和科研能力的大爆发。
一项项浩大的工程从立项到完工往往要比计划中提前好几个月,有的项目完工甚至要提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科学院更是不得了,原本就在逃亡的路上积累了很多的理论知识。
本就在外部环境安定下来后拿出了不少成果,可随着科研人员也进入爆肝模式,大批的研究课题被突破。
曾经困扰科学院很多年的课题也在科研人员进入爆肝模式后半年发表了结题报告。
最终造就了可生长合成金属的问世。
人类在到达涅盘星系的第26个年头,所有殖民地完成了初步的开发工作,而此时的人口也迎来了一个大爆发的时代。
自从齐一鸣鼓励生育的政策下发后,短短20多年中,人类的人口从原来不到100亿人口恢复到了人类踏上逃亡时的150亿人口。
此时的齐一鸣已经看到了人类反扑虫群的曙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