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会议开了近两天时间,林林总总决定下来的项目有上千项,每一项都决定这人类命运下一步的走向,齐一鸣和众人都显得非常的谨慎。
好在领导层团队都不是老学究,正如王森和方敏当年想想的一样,年轻的领导层并不缺乏适当的冒险精神。
所以即便是有很多项目需要冒一定的风险,但是在齐一鸣等人的坚持下依然被推行了下去。
会议结束后,方敏跟着孙超直接前往科学院做人体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
齐一鸣要求在启动试验是必须通知他,只有得到他的首肯后试验才能进入实质性阶段。
其实王森也想参与试验,奈何会议上确定下来的项目有很多需要他从旁协助,毕竟王森指定的接班人还太年轻,很多事情做起来有些束手束脚,非得他这个老头出面才能解决。
王森的接班人是从王家众多后辈子侄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叫做王伟,今年四十多岁,以现在人类290岁的平均年龄来看,确实年轻了一些,但是他本人给齐一鸣的印象很好。
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的沉稳,反倒比当初王森给齐一鸣的印象还要好不少。
当初让方敏和王森各自挑选接班人齐一鸣就已经想到了他们会从各自家族中挑选后辈,所以对王森挑选的接班人并没有什么意见。
虽说将各项工作都布置了下去,可是并不代表齐一鸣就能闲下来。
特别是护卫舰队方面。
与虫群一战,护卫舰队彻底被打残了,所以现在护卫舰队不但缺人也缺战舰。
可是眼看着神经元战舰在半年后就能正式投产,齐一鸣很纠结到底是建造常规战舰还是直接上马神经元战舰?
后来经过他和王术华他们几人商量决定,先制造一批常规战舰充实兵力,然后再根据方敏经过人体改造后的结果来决定到底要不要列装神经元战舰。
于是在科学院的帮助下,先弄了二十多套全3d打印模块装在工业舰上直接前往距离蓝星最近的第五行星上空,直接在这颗资源星的同步轨道上便采矿便制造战舰。
到了这个时候,齐一鸣才知道科学院居然对战舰蓝图也进行了一些修改。
特别是舰载武器的改进,在之前与虫群多次交战中,一线作战人员多次反映,舰载近防炮对虫群个体的打击力度实在太废。
虽然看上去近防炮发射的是高能量等级的激光束,而且还是持续打击。但是飞龙的移动速度实在太快,近防炮根本就做不到持续跟踪,就算近防炮能够维持长时间的激光束照射,打不着也是白搭。
所以科学院的武器专家干脆将所有战舰的光束近防炮改成了105mm的电磁速射近防炮。
这种近防炮不追求精准打击,只追求面杀伤。
在攻击的时候炮弹会像泼水一样被泼出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攻击扇面。
根据战术模拟的结果来看,这种改进可以有效地遏制飞龙近距离攻击战舰的势头。
当然这样改造还有别的考虑,电磁炮相对于能量炮在射击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要小很多,而节省出来的能量则会供给给新加装在战舰上的微型能量护盾发生器。
没错,科学院已经完成了能量护盾发生器的小型化工作,将所有高耗能的近防炮改为低能耗的电磁武器也是为了腾出能源来支撑能量护盾发生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