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渊是这样回答的。
“她并非寻常的世家小姐,虽柔弱了些,心里却有股韧劲,遇事也有自己的主意,公主和她性情互补,肯定能处得来。”
“朕鲜少见你这般夸赞一个女子,这么说,你对她也很欣赏了?”宣文帝含笑道。
萧景渊却未多言。
如此,宣文帝便最后拍板,同意沈霜宁进宫。
......
宋府。
“阿姐,出大事了!”宋瑶急匆匆跑进屋。
宋惜枝立在桌案后,自然而然地拿起一旁的本子盖住桌上的信,宋瑶来到她面前时,一个眼神都没有往桌上瞟。
“怎么了,着急忙慌的?”宋惜枝一如既往地从容淡定。
宋瑶急忙道:“阿姐,你可知沈霜宁就要以公主伴读的身份进宫了?!”
宋惜枝淡一脸波澜不惊地模样:“知道呀。”
宋瑶见她如此淡定,连忙绕过案几,来到她面前站定。
“阿姐,我可是打听到你的名字也被呈上去了的,被选中的人应是你才对!”
在宋瑶眼里,没人比得上宋惜枝。
宋惜枝一脸无所谓:“你不是很欣赏她吗?”
宋瑶眼神有些躲闪,随即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道:“那她也比不上你呀。真不明白,宫里的人怎么就看上她了?”
宋惜枝便笑了笑道:“你以为被选中当公主伴读是件好事?”
宋瑶闻言一愣,抬起头看着她:“难,难道不是么?”
“吃力不讨好,算什么好事?”宋惜枝临窗而立,望着窗外的桂花树,思绪飘向远处。
上一世她作为公主伴读,进宫后不但要时时刻刻谨言慎行,还要处处照顾情绪敏感多变的景瑜公主,而且还要跟心思不纯的三皇子周旋,可以说是身心俱疲。
她一点也不喜欢那位景瑜公主。
跟公主交好,不过是为了谋取一些利益,可对方到底只是个无权无势的小公主,在大事上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既如此,她又何必再费心讨好?公主伴读的事落到沈霜宁头上,她自然不会觉得遗憾了。
只不过一想到曾经只喜欢跟她玩的小公主,而今却一心扑在沈霜宁身上,宋惜枝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是滋味的。
但总归是好事一件,她并不难过。
而且她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入宫伴读会打乱她的计划。
这边沈霜宁跟裴执约在了醉云楼相见。
雅间里,沈霜宁主动给他倒了茶后,开门见山道:“如今我被选为公主伴读,不知三公子昨日说的办法可还奏效?”
裴执看见她眼睛里的红血丝,便知道她昨夜应是没睡好,也猜到她在担忧什么。
于是道:“如今你亲事未定,他们都会想从你入手,我猜宁姑娘应是想尽快跟侯府的定亲,以此打消他们的如意算盘。”
裴执墨色的眼睛仿佛幽潭,能窥探人心。
沈霜宁双手握着桌上的茶杯,手指微微一紧,这是一种不安且警惕的姿势。
裴执的确猜中了,她是想过这条路,毕竟她也是满意谢临的,而且若是永宁侯府的话,太子和三皇子也会有所忌惮。
而她犹豫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谢临如今在外剿匪,尚未回京,若要议亲,需等他回来才行;二是她觉得对谢临有点不公,虽然他一定乐意至极,可她这种时候嫁给他,多半是存了利用的心思。
沈霜宁的良心有点过不去。
这也是为何,她今日要求助裴执,希望能寻另一条更为妥当的出路。
沈霜宁的沉默已经说明一切,裴执知道自己猜中了。
她还不愿嫁给谢临,知晓这一点,裴执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这更能说明,她是在意谢临的,若是只存了利用的心思,便不会这般犹豫。
裴执意味不明地笑了一下:“宁姑娘若真以为嫁进永宁侯府就能相安无事,那便是大错特错了。”
沈霜宁闻言抬起头看他,有些不解。
裴执一针见血道:“此事的关键不在你,在于国公爷。”
“太子和三皇子之所以想拉拢国公府,正是因国公爷所处的职位至关重要,只要国公爷仍掌管京师军队,纵使无法从你这里下手,他们亦不会放弃。”
裴执看着她逐渐紧张的小脸,循循善诱般说道:“而你若是当真嫁进了永宁侯府,你是安全了,但国公爷,还有国公府的其他人,仍是他们可以算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