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薪火归元·剑印初鸣(2 / 2)

这是一个比之前熔炼万剑碎片更加凶险万倍的过程!意志稍有动摇,便是魂飞魄散,连劫灭剑骨都会彻底崩解!

然而,在那香囊清凉意念的支撑下,在那“我即存在”的霸道意志驱动下,林煞死死咬住了这灵魂的熔炉!劫灭剑骨作为力量的载体,疯狂地吸收着湮灭冲突产生的法则碎片;母亲的守护意念则如同最坚韧的粘合剂,提供着熔炼所需的“韧性”与“平衡”!

时间在极致的痛苦中失去了意义。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永恒中的一瞬。

当最后一丝劫灭与守护的冲突在意志熔炉中被强行镇压、初步融合的刹那——

嗡——!!!

一股难以言喻的、全新的力量波动,从林煞胸口那布满裂痕的劫灭剑骨深处,悄然滋生!

这力量,不再是纯粹的劫灭破灭,也不再是纯粹的守护温柔。它呈现出一种深邃内敛的暗金色泽,如同历经亿万劫难沉淀的星核,沉重、凝练。核心深处,流淌着破灭万法的锋锐寂灭之意,如同宇宙归墟的终焉之刃;而这寂灭之刃的外围,却缠绕着一层坚韧、温暖、生生不息的守护剑意,如同不灭的薪火,在破灭的灰烬中执着燃烧!

破灭与守护,寂灭与新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真意,竟在这惨烈的熔炼中,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动态的平衡!如同阴阳鱼,相互追逐,相互依存!

劫灭剑骨表面的焦黑裂痕并未消失,反而如同承载了大道法则的天然纹路,变得更加深邃玄奥。裂痕深处,那暗金色的光芒流转不息,时而爆发出破灭一切的锋锐,时而又沉淀下守护一方的不动厚重。

而在这块剑骨的核心正中,一点纯净无比的白色光芒,如同不灭的星辰,深深烙印其中!那正是母亲守护意念烙印的核心!此刻,它不再是外来的力量,而是彻底融入了劫灭剑骨,成为了这全新力量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魂”与“引”!

守护剑印!成!

轰——!!!

一股远比之前凝练、沉重、且蕴含着破灭与守护双重气息的磅礴力量,如同沉寂已久的江河解冻,从劫灭剑骨深处轰然爆发!这股力量瞬间流遍林煞全身每一寸琉璃经脉,所过之处,那足以致命的恐怖反噬之力被摧枯拉朽般彻底抚平、镇压!龟裂的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蠕动、愈合,焦黑的死皮簌簌脱落,露出下面新生的、泛着坚韧暗金光泽的皮肤!移位的内腑被强行归位,撕裂的筋骨被强行弥合、加固!

剧痛如同退潮般飞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力量充盈全身的奇异感受!

林煞猛地睁开双眼!

眸中,不再是之前的浑浊痛苦,而是如同打磨过的黑曜石,深邃、沉静。左眼瞳孔深处,一点灰金色的寂灭锋芒一闪而逝;右眼瞳孔深处,则沉淀着一抹纯净的守护白芒。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在他身上交织、流转,最终归于一种内敛到极致的深沉。

他缓缓地、极其平稳地,从冰冷的灰烬中站了起来。

残破的衣衫早已化为布条,挂在新生坚韧的躯体上。焦黑的血痂和污垢簌簌落下,露出线条流畅、如同百炼精钢铸就的身躯。胸口处,劫灭剑骨的位置,皮肤下隐隐透出暗金色的玄奥纹路,一道纯净的白色剑形印记,如同古老的图腾,烙印在纹路的中央,散发着温润而坚韧的守护气息。

力量!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在四肢百骸中奔腾!那流淌在琉璃经脉中的暗金色剑煞,凝练如汞,沉重如山,心念微动,便如臂使指!意念所至,一股蕴含着破灭锋锐与守护厚重的奇异剑意便透体而出,在身周形成一层无形的力场,将飘落的断剑草灰烬无声排开。

他低下头,看向自己的左手。掌心之中,天剑令依旧紧握,此刻却温顺地散发着微光,与胸口剑印隐隐共鸣。那枚化为灰烬的香囊,仅剩的一角残布,被他珍重地攥在掌心。

就在这时。

“咳咳……”

一阵轻微的咳嗽声,打破了死寂。

林煞猛地抬头,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声音来源。

数十丈外,一处低矮石屋的阴影下,不知何时,站着一个身影。

那是一个极其枯瘦的老者。身形佝偻,仿佛被无形的重担压弯了脊梁。身上裹着一件洗得发白、打满补丁的灰色麻布长袍,浆洗得僵硬。裸露在外的皮肤如同风干的树皮,布满深刻的褶皱和岁月留下的斑点。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双手,枯槁得如同鸡爪,指节异常粗大,皮肤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如同矿石粉末般的灰白色老茧。

他的脸上同样布满深刻的皱纹,眼窝深陷,一双眸子却并非浑浊,反而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沉淀着万载的沧桑与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能洞穿世间一切锋芒的深邃与……疲惫。灰白稀疏的头发随意束在脑后,几缕散乱的发丝垂在额前。

他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阴影里,如同与这片残破的剑冢、与这万古的孤寂彻底融为一体。若非那声咳嗽,林煞甚至无法察觉到他的存在。

老者深陷的眼窝抬起,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平静地看向林煞。目光在他新生坚韧的躯体、胸口那隐隐透出的暗金纹路与守护剑印上缓缓扫过,最终落在他紧握着天剑令和香囊残布的左手。

没有惊讶,没有赞叹,只有一种看透世事的平静,以及那深藏眼底的、挥之不去的疲惫。

“劫灭为骨,守护为印……石髓焚身未死,草烬燃魂不灭,残碑剑意噬而不疯……倒是比老夫预想的,多撑了几日。”

苍老、沙哑的声音,如同两块粗糙的岩石在摩擦,在空旷死寂的村落中缓缓响起。

“小子,报上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