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黄河要塞,奇迹之城(1 / 2)

“陆战非终局,水上亦可称雄。”

“真正的统帅,能掌控每一寸战场。”

——《流民军纪略·黄河水战卷》

【清廷的终极布局】

连续数次败于赵信之手后,多尔衮终于意识到:

要想彻底击溃赵信,必须切断其补给、封锁其退路,并从水路发起夹击。

他下令:

调集十万大军南下,由阿济格与吴三桂联合指挥;

命令山东水师沿大运河北上,配合陆军封锁黄河渡口;

同时派出密探,煽动山西内部动荡。

一场规模空前的围剿行动即将展开。而赵信,早已察觉到风向的变化。

【赵信的战略预判】

“他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赵信站在地图前沉思,“这次,他们会从水路上动手。”伊文皱眉:“我们没有水军。”赵信嘴角微扬:“那就造一支。”他召集诸将,宣布一项前所未有的计划:

组建‘黄河水师’,打通南北水路命脉,打破清军封锁!

任务分为三线同步推进:

1.

水军训练(周瑜型)

利用新激活的【周瑜型水军】兵种,迅速培训士兵掌握战船操控、水上战斗、火攻战术。

在蒲州、孟津等地秘密造船、征集渔民为向导。

2.

战略佯攻(赵云型)

派遣轻骑兵频繁骚扰清军侧翼,制造赵信主力仍在陆地作战的假象。

3.

情报渗透(张合型)

渗透清军水师,获取敌方布防图、将领名单及调度信息;

同时在民间散布消息,瓦解敌军士气。

【第一支水军诞生】

短短二十日,赵信便完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水军部队:

征集大小战船一百二十余艘;

培训水军五千人,其中三百人为精锐火船队;

设立水寨三座,分别驻守蒲州、孟津与洛阳河段。

赵信亲自登上旗舰,对全体将士发表演说:

“这不是一条普通的河流。”

“这是我们的命脉,是我们的战场。”

“今天,我们要让黄河听命于我们!”

一声令下,水军正式出征。

【首战告捷:夜袭水营】

清军水师由山东总兵沈志祥统领,停泊于孟津以东的白马渡口,意图切断赵信粮道。赵信亲率周瑜型水军夜袭敌营。他采用“火攻+奇袭”策略:

火船队顺风而下,点燃油脂桶,直冲敌阵;

主力舰队随后跟进,利用夜色掩护登船接战;

张合型斥候潜入敌舰,破坏舵机、斩杀军官。

战至黎明,清军水师大败,损失战船四十余艘,主将沈志祥溺亡。黄河中游航道重新掌握在赵信手中。

【陆战牵制:诱敌深入】

与此同时,赵信在陆地上也展开配合行动。他故意放风称“水军已胜”,并派遣使者前往贺世贤处示好,表示愿意割让部分地盘换取和平。贺世贤果然心动,决定单方面出兵,试图趁乱夺取蒲州。然而,这正中赵信下怀。李过率曹仁型重步兵在城外设伏,贺锦则带甘宁型骑兵包抄后路。仅半日,贺世贤前锋五千人全军覆没,本人被俘。赵信未加羞辱,只问一句:

“现在你相信了吗?”

“我不是来争地盘的。”

“我是来定天下的。”

贺世贤沉默良久,最终低头不语。

【尾声:黄河不再只是边界】

战后,赵信站在黄河岸边,望着滚滚江水。伊文低声说道:“将军,我们现在有两条战场了。”赵信点头:“不止两条。”他望向北方,眼神坚定:

“战争从来不只是在战场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