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无所事事(1 / 2)

对于他们来说,此刻压力倍增。

这也是嬴奇有意为之,以彰显王权的威严——有功则赏,无功则罚,泄露丹方更是绝不可容忍之事。

嬴奇虽对那些寻常丹方不以为意,即便流传至民间亦无甚用处,但他此举意在树立规范。”父王,咱们回去吧。”

嬴奇回首,朝嬴正展颜一笑。”好。”

嬴正点头回应,目光中的震撼依旧未消。

今日目睹诸多巧夺天工之事,尤其是亲眼见到爱子炼制灵丹,让他一时难以平静。

回到东宫。”爹爹!”

“你回来啦。”

两个稚童正在殿内嬉戏,见嬴奇归来,欢喜地跑上前。”来,爹爹抱抱。”

嬴奇忙蹲下身子,将两个小宝贝拥入怀中。

自恢复身份留在咸阳后,他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了不少,如今他们对他愈发亲近。

待陪完孩子们一阵,蒙骜与吕不韦来访。

见嬴奇正与两小厮玩闹,二人相视一笑,亦含笑意。

嬴奇察觉到他们到来后,

“带琪儿、熙儿下去。”

他对殿内伺候的宫女说道。”是。”

几位宫女随即抱起孩子离去。”见过太子殿下。”

吕不韦与蒙骜拱手行礼。”太傅免礼,请坐。”

嬴奇温言笑道。”多谢殿下。”

二人熟稔地分别落座于嬴奇主位两侧。

两位太傅前来所为何事?嬴奇和蔼询问。

对这两位秦国老臣,更是嬴正钦点的太傅,嬴奇自是尊敬有加。”今日听闻太子提出的十五字国策,令老夫颇为震惊。”

“今日特来向太子请教。”

吕不韦微笑道。”不知太傅欲请何教诲?”

嬴奇笑着问。”创立统一文字、货币同制之事已有施行者。”

“老夫斗胆欲与蒙骜太傅共同承担车同轨、度量衡之重任。”

吕不韦笑着说道:“若无所事事,难免会被旁人取笑。”

吕不韦与蒙骜皆是大秦历经数朝的老臣,昔日官职显赫,才华毋庸置疑。

然而如今,他们在东宫担任太傅,朝堂之上却无正式职位。

毕竟,以他们的能力和声望,已无需更多职位。

能成为嬴奇的太傅,已是嬴正给予的最大恩典。

作为太傅,职责便是教导太子。

但自入东宫以来,两人发现嬴奇并无太多需要指导之处,甚至在国家事务与正务上,嬴奇展现出独到的见解,令吕不韦与蒙骜深感钦佩。

因此,他们的太傅之名虽存,却名不符实,实则未教导过嬴奇什么。

平日里,二人在咸阳无所事事。

今日退朝后,听闻后辈提及嬴奇所定的十五字国策,吕不韦与蒙骜深受震撼。

他们深知这十五字将带来的深远影响及对天下的变革意义,大秦即将统一天下。

于是今日二人前来,一是为盛赞嬴奇,二是请求承担一项任务。

嬴奇笑道:“两位太傅才智非凡,文武双全,乃我大秦珍宝。

太傅既然有所请,本君岂能推辞?有两位协助,本君坚信‘车同轨、度量衡统一’之事定能顺利完成。”

“太子愿意让我们负责此事?”

吕不韦眼睛一亮,面露喜色。

蒙骜亦是如此。”自然。”

嬴奇微笑回应。

吕不韦与蒙骜对视一眼,随后一同拱手道:“老臣感激太子的信任。”

“本君即刻拟写诏书,你们持诏书可调动朝堂官员。”

嬴奇说道。”多谢太子。”

“得太子信赖,我们这两个老家伙总算能有所作为。”

吕不韦捋须而笑。”两位太傅无需担忧,大秦未来的路还很长,有许多事务需要二位鼎力相助。

这世间并非只有大秦,更广阔的天地还在前方。”

嬴奇微微一笑,语带深意:“天下之外,还有更多未知的世界。”

吕不韦与蒙骜听后神色微变,但他们并无惊讶,因为类似的言论早已从嬴正那里听过。

嬴奇接着说:“中原以外,疆域无边。

而天外,更有另一片天地。”

“殿下尽可安心,我二人定当竭尽全力,为殿下守护这片天地,乃至天外之所。”

两人齐声回应。

嬴奇点头:“你们的寿命足够长,足以见证大秦的辉煌盛世。”

此言一出,吕不韦与蒙骜心中欢喜。

他们深知嬴奇的能力,且外界盛传天命之子必得天助,绝非虚言。”对了,蒙骜,我听说你已秘密召集五方上将,不知有何要事?”

蒙骜突然问起,嬴奇对此并不意外,毕竟蒙武是他的儿子,消息泄露不足为奇。”按时间推算,他们应该很快就能抵达咸阳。”

嬴奇说道。”不出三五日,他们便会到达。”

蒙骜补充道。”待他们归位,二位太傅自会知晓我的计划。”

“我的计划将是大秦崛起的核心,也是重塑强秦的关键。”

嬴奇目光坚定。

在他的脑海中,关于建立武道帝国、开创万世基业的想法早已成形。

原本嬴奇打算等到秦末乱世时,再行统一六国,实施他的宏伟蓝图。

然而,他不曾想到竟成了秦始皇的儿子,这让他掌权的时间大幅提前,令他一时难以适应,但很快便调整好心态。

...

秦末将近,局势渐明。

秦始皇已完成车同轨、书同文等大业,如今由嬴奇亲自主持。

相比在乱世中耗损国力,这种平稳过渡对他而言更为有利。”两年之内,大秦将彻底稳固,内忧外患皆除。”

\"届时,大秦将成为统一的强盛帝国,父王与文武百官所期盼的盛世将至。”嬴奇满怀期待地想着。

吕不韦等人离去后,嬴奇未再处理正务,转而闭关修炼,以灵石汲取灵气,经验值飞速增长。

朝会已毕,国事分配完毕。

真正决定国本的是嬴奇的意志,其余官员只需执行即可。

五日后,秦王宫内,非朝会时日。

五大上将军、两位丞相、两位太傅及九卿中的蒙逸、尉缭齐聚。

这些大臣皆为大秦核心,唯独郑国、李斯未到,其余文武亦不在场。”臣等拜见大王,拜见太子殿下。”群臣齐声行礼。”今日非议事,是奇儿召见诸位,不必拘礼。”嬴正微笑道。”父王所言极是,不必拘泥形式。”嬴奇颔首,环视众人。”谢大王,谢太子。”众人起身肃立。”奇儿,大家都等着你开口呢。”嬴正示意道。”此事不宜在此讨论。”嬴奇缓缓说道。”诸位大人,请随我前往禁卫军营。”

嬴奇嘴角微扬,指向殿外。”禁卫军营?”

大臣们满脸疑惑,然而那些习练武道、对武道略知一二的人却似有所悟,心中泛起一丝期待。

也许他们一直期盼的时刻真的到来了。

视线一扫。

外宫,禁卫大营,演武场中。”或许诸位不清楚本君今日召集你们的原因,”

嬴奇声音低沉,“但看看周围同僚,你们就会明白,并非所有人都收到了本君的传召。

能站在这里,是因为本君相信你们是真心为大秦效力的栋梁之才。”

话语间透着信任与重视。

众人听罢,神情肃然。

原以为是百官齐聚,谁知只有十余人,皆是朝中实权派,掌控大秦大半正务。

这足以证明今日之事非同小可。”臣等愿以生命守护大秦!”

众人齐声表态。

他们能够被选中,不仅因其权势显赫,更因忠诚度极高。

这一点至关重要。

武道的谋划关乎大秦未来,唯有嬴奇最信赖的大臣才能参与其中。

至于其余官员,要等到天下安定、制度统一后,嬴奇才会公开。”诸位,可懂武道的力量?”

嬴奇注视群臣,突然发问。

嬴正神色平静,对此早有预料,毕竟当日得知此事时已有所准备。

蒙家祖孙三人满怀期待,他们是最先知晓的,此刻心情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