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捷报(2 / 2)

这份掌控全局的力量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是增元丹,从未见过的宝物。”

他轻声呢喃,“不知效用如何。”

念头微动间,增元丹已现掌心。

凝神细观,其属性顿时显现:

增元丹:玄阶中品,21级以下服下一颗提升5000经验,31级以下提升3000……

“妙哉!”

李奇惊喜交加,“此丹功效远胜增气丹,效果强大数倍。”

昔日增气丹仅能提供千点经验,而今增元丹竟达五倍之多。”一瓶十枚丹药,总值五万经验,今日必破18级。”

毫不犹豫,他开启玉瓶,取出五颗丹药,尽数吞服。

丹药入口即化,汹涌热流灌体,体内真气翻腾如潮,迅猛攀升。

短短须臾,真气已达极限,直冲尚未贯通的奇经八脉之一。

轰然巨响中,经脉被破,真气回返丹田,再度暴增。”恭喜宿主突破至18级(先天八重)。”

系统宣告传来。”不错。”

“距先天巅峰仅余两级。”

“此番斩王灭国之功,秦王定有厚赐,若得统率百万锐士,灭齐楚将易如反掌,五大军团亦可尽归我掌。”

“届时,我便堪比秦廷次席。”

然而——

“此等权柄,终究虚幻。”

身为外臣,非王室血脉,秦王绝难应允,即便应允,百官亦断不会从。

秦始皇即将论功行赏,李奇心中暗自思忖着即将到来的封赏。

近日,秦国连灭一国,仅数月便完成此壮举,且耗费甚微。

这样的丰功伟绩,按秦律必有厚赏无疑。

咸阳,秦王殿内,朝会正酣。

嬴正端坐于高处,面容冷峻,俯视群臣。

他与子孙之间并无私密交流时,便始终保持这般威严姿态,令众臣敬畏不已。

……

嬴正颁布诏书,宣布新封赏决定。

就在不久之前,宫中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嬴正严禁诸公子未经诏命擅自入宫。

此令一出,引发满朝议论纷纷,却无人能确切知晓其背后深意。

随后,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曾深受嬴正器重的中车府令李高遭罢免,被驱逐出宫,转而效力于公子胡害,仅是一名普通侍从。

与此同时,宫中展开大规模清洗,不知有多少人因此丧生。

这些举措相继施行,使得整个朝廷气氛愈发紧张,众人对秦王意图揣测不断,再无人敢妄言轻议。

朝堂在那无形震慑后愈发平静。”今日议正至此。”

“大秦若要稳固疆域,只需确保粮草充足、辎重畅通,以及大军顺利推进即可。”

听罢群臣奏报,嬴正点头说道:“诸位忠心可鉴,皆愿为大秦赴汤蹈火。”

众臣齐声应和。”辛胜。”

“武安君那边有何消息?”

嬴正转向大殿守吏辛胜问道。”启禀大王,武安君已开始对燕国用兵,依其统帅才能,定会让大王满意。

另据此前来信,武安君还特意为大王准备了惊喜。”

辛胜笑着回禀。”这小子。”

“飞鸽传书本是珍贵之物,他却只提惊喜,竟不报战况。”

嬴正笑着斥责。

群臣见状,唯有艳羡之情。

仅从称呼便可看出嬴正对李奇的偏爱。

满朝上下,谁能享此殊荣?

即便大王诸子,亦无人得此待遇。”大王。”

“武安君是否已有消息传来?为何臣未接收到?这飞鸽传书又是何意?”

王绾疑惑起身询问。

不仅是他,满朝官员均一脸茫然。

飞鸽传书一事,因嬴正刻意隐瞒,故鲜有人知。

整个宫中,唯辛胜知情。”辛胜,你向诸位讲解一番。”

嬴正含笑示意。”遵命。”

辛胜随即领旨。

面向群臣,他说道:“飞鸽传书乃武安君所创的独特通讯方式。

他训练野鸽,利用其归巢习性,不论距离远近,鸽子皆能返回巢穴。

往昔三晋间需耗时十日的快马传递,如今借助飞鸽传书,不过一两日即可完成。”

“现今,咸阳王宫已被飞鸽视为巢穴……”

辛胜娓娓道来。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听闻这番解释,无不面露惊异之色。

众人在赞叹飞鸽传信之奇的同时,心中同时浮现出一个共同念头:“又是武安君!”

“他居然还能驯服飞禽传递消息?”

“此人究竟有何不能?难怪备受大王倚重,其才智令人胆寒。”

“如今朝廷之中,大王对武安君的倚重无人能及,得罪任何人也万不可得罪武安君,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众多大臣心中感慨万千。”诸位可知飞鸽传信的奥妙所在?”

嬴正朗声笑道,“自此之后,即便身处咸阳,亦可掌控天下事务。”

“恭喜大王得此天助。”

满朝欢声雷动,“武安君实乃我秦国中流砥柱。”

此时,一名禁军将领急步入殿,激动禀报:“武安君麾下的千夫长护送贡品前来,现已至宫门。”

“速请他们入内。”

嬴正闻言,顿时兴奋不已。”诺。”

禁军迅速离殿而去。

片刻后,几名随从押着一名囚犯步入大殿。

嬴正见到此人,微微一怔,随即展露笑意,而那囚犯见了嬴正,眼中有怨恨、不甘与怒火交织,正是燕丹。”很好!看来武安君已为我秦国立下大功。”

“启奏陛下,武安君献燕太子丹为贡,并附燕国捷报。”

千夫长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捷报。”不必呈递,直接宣读即可。”

嬴正语气沉稳,眼神充满期待。”诺。”

千夫长领命,即刻宣读捷报。

捷报传来,李奇展开捷报高声诵读:“臣李奇奏报,臣归李地后,即刻部署,半月之内集结三十万大军,粮草军需均由冯去疾大人筹备妥当,臣率军东进。”

“首战告捷,一日内攻破边境,夺取燕国重镇。”

“燕国太子姬丹骄纵轻敌,倾全国之力征召三十八万大军,却未固守城池,反与我军决战。

臣岂能错过这定燕良机?”

“在曲逆与燕军展开激战。”

“臣不负所托,一役大破燕军,斩杀敌军近十万,俘虏十余万,余部逃散。”

“更斩燕国上将庆秦,生擒燕太子姬丹。”

“燕军溃败,再无与大秦抗衡之力。”

捷报至此宣读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