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暗自感慨。
李奇的形象更显亲和。”李奇将军不必多礼。”
“你我同为上将,无需以晚辈自称。”
“王简将军过誉了,我虽蒙大王信任,却仍需向二位前辈学习。”
“两位莫要折煞于我。”
李奇语毕,神色恭敬,毫无骄矜。”罢了,就称你李奇吧。”
“桓漪将军提及援北之事,关乎军情要务,咱们速入帐详谈。”
李奇颔首道:“屠睢!”
“末将在!”
屠睢即刻回应。”率五万铁骑于营外驻扎,整备待命。”
话音刚落,一股凛然威势扑面而来,与先前的谦逊判若两人。
这一转变令在场众人无不震惊。
李奇年纪虽轻,却已深谙权谋之道,举手投足间尽显上将风范。”末将领命!”
屠睢领命而去,迅速部署兵马。”二位请。”
李奇笑意盈盈,引路前行。
血虎紧跟其后,那狰狞模样震慑四方。
现两营皆知李奇驯得一血红猛兽为座驾。”请。”
王简与桓漪即刻领路。
众人入大营,直趋中军。
……
中军帐内。
众人都围至李国沙盘之前。
而两大营将领均立于李奇、王简、桓漪之后。
军情要务,自是由上将军决断。”李奇,代地情形,想来军报送达后你已明了?”
王简发问。”是。”
李奇颔首,神情亦显凝重:“李牧不负李国老将之名,善谋战事。
此番于代地布阵,令我大秦面临两难之选。
其一为以高昂代价强攻取城,预计伤亡逾十万,且此仅为估算;其二为持久对峙,然各国必助李牧,对我大秦亦非良策,难以速胜。”
“哈哈。”
“李奇,果然名不虚传,一眼便洞察战局困我大秦之处。”
王简轻笑,直言赞赏。”近一月间,我与王简屡次发起攻城,虽筹备周密,仍损兵折将。
只要我军出击,李牧凭代城固守,左右护卫骑兵便会趁势袭击,使我军腹背受敌。”
“此战,实属艰难。”
“我大秦既不可损耗过多,又不可久拖不决。”
“显然,李牧深谙我大秦弱点。”
桓漪接话道。”李奇。”
“连克庞煖、廉颇两位李国宿将,不知你对此战有何见解?”
王简满怀期待地注视着李奇询问。
桓漪亦然。
当下,
他们已别无他法。
若真有,那便是最后一搏——强攻代城,不计代价拿下。
但不到万不得已,他们绝不愿如此行事。
感受到双方的期待,李奇面无异色,眼神却透着沉思。”此战至关重要。”
“胜败不只在战场厮杀。”
李奇严肃道。”此言何解?”
王简与桓漪齐齐抬头,满是期待。
从当前局势来看,李奇似乎真能找到 ** 李牧之法。”此战。”
“大军威慑次之,攻心为要。”
“具体细节,我不便详述,但我确定,成败全在攻心二字。”
“两位将军是否信任于我?”
李奇抬眸,语气笃定。”信。”
王简、桓漪毫不犹豫答道:“若有破敌之策,赴汤蹈火亦无妨。”
李奇轻笑:“明日起,整军布阵,借军威造势,佯装强攻。
同时,我将亲赴代城之下,设宴与李牧一谈。”
“好!”
王简二人毫无迟疑地答应。
至于李奇前往代城的安全,自是不必担忧。
两军对峙之际,百万士卒目光聚焦。
若有人胆敢使诈,必遭两方唾弃,无论己方还是敌方。
尤其身处高位的统帅,更重视名誉荣辱。”敢问上将军。”
“明日强攻之举,是虚是实?”
王奔按捺不住,出声询问。”重在攻心,而非兵力。”
“明日即见分晓。”
“若攻心不成,唯有强攻。”
李奇说罢。”末将领命。”
面对李奇坚定的眼神,王奔也深感信服。
此时,中军大营中的诸将皆领略到李奇的领军风采。
即便李牧坚守代城,李奇依旧镇定自若,似掌控全局,令所有人感受到他的从容。”这般气度,这般沉稳,无愧上将之名。”
众将心中默念。”诸将听清了吗?”
“明日,我两大营精锐尽出,需展现出一副强攻代城、不惜代价的姿态。”
王简神色凝重,语气沉稳地对众将说道。”诺。”
将领们齐声应答。”李奇。”
“我们都是直爽之人,无需多言。
若能破代城、败李牧,我和桓漪都将欠你一份人情。
此战,我两大营全军皆由你指挥,包括我在内。”
王简目光坚定,郑重其事地对李奇说道。
桓漪亦点头附和:“确实如此。”
毕竟,这次的任务对王简和桓漪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若要击溃李牧,尽管这是灭李的关键一役,但若造成重大伤亡,则功绩也会被过错抵消。”灭李对我同样重要,这可能是我开启驯兽副职业的唯一机会。”
李奇暗自一笑。
身为大秦权贵中的佼佼者,王简与桓漪在朝中权势显赫,若能得他们青睐,日后定会受益匪浅。
次日。
代城外,近六十万秦军严阵以待。
无数披甲将士矗立城下,数百架投石机、弩炮,以及同样数量的临车、数千张云梯整齐排列。
两大营的所有攻城器械均已准备完毕。
战鼓轰鸣,震撼天地。
代城之上,几位将领注视着城头的李牧,神情忧虑。
李牧约莫五十岁上下,较王简等人年轻不少。”上将军,”
一位将领开口,“秦军似已决定全力进攻,不再只是试探。”
在这个年纪便能成为一方上将,足以彰显李牧非凡的能力。
他之所以能统领代地大军,或许与他的身份有关,毕竟他是代地人,若让李地将领接管,必然引发代地人的不满。
李国历史遗留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强攻便强攻吧。”
李牧站定在城头,冷静地看着逼近的秦军锐士,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
数月前,他收到诏令后南下增援,却在接近寒郸时得知噩耗:廉颇战死, ** 驾崩。
这表明李国彻底失败,他随即下令班师回朝,并部署防御。
此时,李国宗室尽落李奇之手,代地已无李氏余脉。
李牧明白,无法再扶持新的君主,唯有以死抗争。
众将惊呼:“上将军,秦军派出了人马。”
“那个驾驭猛虎的人,莫非是李奇?”
据情报,秦军上将李奇以猛虎为座驾。
果然,他亲自来到代地。
李牧凝视前方,只见一名身穿铠甲、驾驭血虎之人缓缓行来,身后跟着十余名携带食物和美酒的士兵。”他意欲何为?”
“莫非要劝降?”
李牧皱眉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