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商榷(2 / 2)

关于叔嫂的小说 Qiie 3604 字 1天前

陈默和秦枫中校也客套了一番,他对这些科研人员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意,让他们感到舒适和信任。

李长空司令员逐一向陈默介绍了其他几位重要专家和技术骨干,包括材料学、弹道学、能量转换等方面的工程师和教授。陈默也一一打着招呼,努力记下每个人的面孔和专长。他意识到,这几乎是军方倾尽据点所有技术力量,为电磁枪项目组建的顶尖团队。能够得到这样的支持,他心中既感压力,也充满了信心。

在李长空司令员介绍完所有核心成员后,众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陈默身上。

“好了,言归正传。”李长空司令员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回到正题,“陈默同志,以及各位专家、工程师。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将陈默同志研发的电磁枪尽快实现量产,并投入到实际作战中。时间紧迫,据点内外的情况都在发生着剧烈变化,我们的战士急需更先进、更可靠的武器。所以,接下来,我们希望能集思广益,从枪械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乃至于战术应用等方方面面,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研讨。陈默同志,你就先把你对电磁枪目前的理解,以及你目前两把样枪存在的优缺点,毫无保留地讲出来吧!”

陈默点了点头,走上前,指了指桌上摆放的那两把已经显得有些粗糙、甚至带着几分拼凑感的电磁枪样枪。那两把枪,正是他亲手制作的“成果”和“作品”。两把都是初代的“Awm”型。他向在场的专家们,详细地阐述了电磁枪的原理、结构、各部件的功能以及它们在实际使用中展现出的优点——无声、精准、穿透力强,几乎没有后坐力等。

随后,陈默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目前这两把样枪存在的显着缺点和改进空间。“……首先是外形,这两把枪是我在现有材料基础上摸索出来的,虽然勉强具备枪的雏形,但在人机功效和实际操作便利性上还远不及部队的制式枪械。”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认真:“更重要的是枪体材料的问题。我之前为了方便制作和验证原理,主要使用了3d打印中常见的pLA(聚乳酸)材质。这种材料的优点是易于加工、成本低廉,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耐热性非常差。”

“在长时间射击,或者在高强度连续发射模式下,枪体内部的电磁线圈和弹道会积累大量的热量。”陈默解释道,语气带着一丝无奈,“pLA材质在温度超过60摄氏度时就会变软,从而大大限制了电磁枪的持续作战能力和战场表现,影响了枪体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尤其是在进行连发射击或进行密集火力输出时,枪体很容易发生变形,甚至有损坏的风险。”

他的目光又转向了枪管部分:“另外,目前的枪管只是简单使用了钢管,内部导轨也是勉强加工出来的。由于弹丸在加速过程中与枪管内壁的摩擦力较大,以及加工精度不高,电磁枪发射的弹丸在出膛速度上,被大大地降低了。虽然现在看来威力还够,但如果要提升射程和精准度,这个限制必须解决。”

陈默的这些缺点总结,都直指核心,让在场的专家们连连点头。他们都清楚,将一项试验性技术推向实际应用,就必须直面其存在的短板,并加以改进。

“好了,陈默同志讲得非常透彻。”李长空司令员赞赏地看了一眼陈默,然后转向在场的专家和工程师们,“各位,对于陈默同志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接下来如何改进?首先是外形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总不能让我们解放军战士拿着这样拼凑的枪械上战场吧?要实用,也要符合部队的审美和习惯。”

一位武器工程师走上前,拿起桌上的两把电磁枪仔细看了看,沉吟道:“从目前的情况看,电磁枪的射击原理决定了它没有复杂的供弹结构和导气机构。我们可以尝试将其外形设计得更精简、更符合现代战争需求。”

他指了指墙上挂着的一把国产经典枪械图谱,目光最终定格在其中一把。“李司令,各位专家,我建议,可以考虑将电磁枪的外形,参照我们华夏经典的88式狙击步枪进行重新设计。”

88式狙击步枪!在场的许多军官和士兵出身的工程师眼睛都亮了。那把枪在华夏军中有着赫赫威名,外观经典大气,人机功效优异,而且设计理念成熟。

“88式狙击步枪外形吗?”李长空司令员略微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语气肯定,“好!这个提议很好!88式性能优异,战士们对它也很熟悉,外形经典,能够提升士气。如果能将电磁枪技术融合到88式步枪的外壳和结构设计中,那无疑是最佳选择!”

外形问题敲定,接下来是更关键的材质问题。

“陆所长,秦工,”李长空司令员看向陆永安和秦枫,“对于陈默同志提出的枪体材料问题,你们有什么解决方案吗?要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耐热性,重量,以及未来的生产工艺,都要考虑进去。”

陆永安推了推眼镜,沉声道:“司令员,陈默同志的判断非常准确。pLA材质的耐热性和强度确实是量产的瓶颈。经过我们初步评估,如果要在保持原有重量的前提下,大大提升电磁枪的持续作战能力和可靠性,枪体主体部分就必须采用更高性能的耐热材料。比如……高强度工程塑料,或者是特种陶瓷材料。”

他顿了顿,语气严肃地补充道:“目前来看,综合性能最接近,而且我们初步评估生产难度可以攻克的,是氧化铝基陶瓷材料或者部分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耐热性极佳,可以在几百度甚至更高温度下稳定工作,而且强度高,重量相对轻。它的硬度,能大大增加枪体的抗冲击性,甚至能抵抗部分流弹的冲击。这样也能解决枪管摩擦的问题,提升弹丸的出膛速度。”

“但是……”陆永安的话锋一转,眉头微蹙,“这种特种陶瓷材料,传统的加工工艺非常复杂,生产成本也很高,周期也长。即便用3d打印,也需要一种特殊的工业级高精度、高温激光3d打印机。这种打印机可以在超高温度下熔融和烧结陶瓷粉末,一次成型,效率高,但造价昂贵,技术含量也极高,而且……因为价格不便宜,所以一般很少有人会用到,索引数量上会少很多。”

他指了指地图:“据我所知,在国内,能够进行这种大规模特种陶瓷部件高精度3d打印的工业级设备,目前我们只查到一家,在距离杭城约1000公里之外的新安市!”

新安市!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名字。距离遥远,意味着漫长而未知的旅途,也意味着潜藏着更多的危险。

陈默、沐璇和卢远大叔对视一眼,心中都充满了凝重。去外地寻找设备,在这个末世之中,无异于一次大规模的远征。

“至于枪管内部结构问题,”秦枫中校接着说道,他的手中拿起了一个草图,是陈默之前随意勾画的原理图,“我们研究所的弹道学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传统圆形的枪管,但是内部进行更加精密的加工,减少弹丸与枪管的摩擦,同时通过更好的散热设计来降低枪管温度。另一种是……尝试使用方形或多边形内径的枪管,利用这种异形结构来提高电磁加速的效率,并且可能可以大大提高电磁枪的射速和降低枪体发热。”

秦枫停顿了一下,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和探究:“不过,这两种方案都有其理论上的优势,但也伴随着各自的技术难点。圆形枪管技术更成熟,但效率提升有限。方形枪管理论上限更高,但目前并没有任何实际资料能够证实,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试验数据去支撑。所以,关于枪管部分的最终选择,我们研究所的意见目前还不是很统一。”

在场的技术专家们也纷纷点头,低声交流着各自的观点,争论着哪种方案更有前景。有认为使用圆形枪管就行,生产更便捷,成熟的科技能降低意外发生。但是也有人提出使用方形管可能会大大提高电磁枪的射速与降低温度,但需要大量时间研究,这对于现在紧缺时间的他们来说,显然不怎么实际。

陈默听完,也沉吟起来。圆形枪管和方形枪管各有优劣,秦枫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既然这样,”李长空司令员大手一挥,最终拍板决定,声音果断而有力,“那就两种方案,同时进行研发和试制!时间有限,我们必须同时推进!”

“陆所长,秦工,你们明天就着手安排研发工作。我立刻协调后勤部和侦察部,着手准备前往新安的侦察和物资调运任务!你们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和核心材料清单,越快越好!”李长空司令员语气严肃,“另外,电磁枪的外形,就按照88式狙击步枪的标准来。先把模型做出来,再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

“是!”陆永安和秦枫中校立刻挺直了身板,洪亮地回应道,脸上都充满了振奋和责任感。

“至于陈默同志,”李长空司令员的目光又转向陈默,眼神中带着一丝欣赏和期许,“你就担任电磁枪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吧!直接向我汇报。电磁枪的研发、试制、量产,甚至未来的技术改进,都由你来全面把控!我们会提供最优秀的团队和最充足的资源来配合你的工作。这个项目,将是军方据点目前优先级最高的研发项目!”

李长空司令员这番话,如同平地一声雷,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技术总负责人!直接向司令员汇报!这权力之大,责任之重,简直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甚至可以说,陈默一夜之间,就从一个普通的“新兵蛋子”,直接跃升为军方据点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甚至在某些方面,其地位比孙德胜连长还要高,可以直接触及到军事指挥的顶层了。

孙德胜闻言,也忍不住看了陈默一眼,眼中充满了赞赏。他知道,李司令员这是真正的知人善任,大手笔,直接将这项关键技术项目,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最合适的人。

陈默的脸上,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但他很快便恢复了平静,眼神中只剩下坚定的决心。

“报告司令员!保证完成任务!我一定不负重托,尽快将这种武器装备到战士们手中!”陈默的声音洪亮,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在这简朴的指挥部帐篷里,如同誓言般回荡。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和身边的几个伙伴而活,更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更多的人而战斗。从“牛马”到“总负责人”,他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真正“拧动”了这个世界的命运齿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