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一次训练(1 / 2)

关于叔嫂的小说 Qiie 3755 字 22小时前

夜幕沉沉,军绿色的帐篷区如同静谧的岛屿,在西山据点内部错落有致地延伸开来。午后决定加入军队的亢奋在短暂的交流和领取物资后,便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却,取而代之的是身体深处涌出的、排山倒海般的疲惫。

自末世降临,他们日夜兼程,时刻警惕着危险的逼近,每一根神经都紧绷如弓弦。而昨夜在据点这个相对安稳的庇护下,他们久违地彻底放松下来,酣甜的睡眠几乎耗尽了所有气力。此刻,尽管军用行军床简陋且不甚舒适,但四人依然沾枕即眠,均匀而绵长的呼吸声很快便在帐篷内交织响起。

帐篷内,应急灯早已熄灭,四周一片漆黑,只有远方军营探照灯偶尔划过帐篷布的微弱光影,透过厚重的布料,在昏暗中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外界的一切喧嚣似乎都被厚实的军用帐篷隔绝开来,此刻的他们,与整个世界的杀戮与挣扎、恐慌与绝望全然隔离,只剩下彼此安宁的呼吸,在死寂的夜色中缓缓起伏。

这短暂的宁静,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港湾,亦如狂风骤雨后的喘息之机,弥足珍贵。万籁俱寂,仿佛整个世界都停止了运转,只有时间的齿轮在悄然拨动,计算着这偷来的一刻安稳。

直到翌日清晨,破晓时分,熹微的晨光挣扎着穿透帐篷的缝隙,调皮地落在陈默紧闭的眼睑上,才将他从沉沉的梦乡中唤醒。

多年的生物钟如同精确的刻度,从未在末世的混沌中失灵。他缓缓睁开双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帐篷顶部熟悉的军绿色厚实棉布,以及空气中淡淡的泥土与新布料混合的气味。

意识从混沌中挣脱,记忆如潮水般涌回,西山据点,军方,以及昨晚的那个重要决定。他用力伸了个懒腰,浑身骨骼发出细微的“咔咔”声响,带着一丝酸痛,但也驱散了身体的疲惫与慵懒。

身旁的沐璇依旧安静地蜷缩在睡袋里,脸颊陷在柔软的枕头里,长长的睫毛在晨光下投下细微的阴影。嘴角似乎还挂着一丝满足的笑意,那是沉浸在甜美梦境中的无意识流露。卢远大叔和方静医生也同样睡得酣甜,呼吸声沉稳而平缓。陈默没有惊扰他们,只是悄无声息地穿戴整齐,小心翼翼地掀开帐篷的门帘,迈步走了出去。

据点内,早间的空气带着一股清冽的寒意,混合着军营特有的泥土与柴火的味道,直冲鼻腔。晨曦如同金色的薄纱,轻柔地铺洒在大地上,将一切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远处,炊事班的烟囱正冒出袅袅炊烟,空气中隐约飘荡着馒头和粥饭的香气,让陈默的胃不由自主地抽动起来。

营地内已经开始有了早起的零星活动。一些身着军装的士兵,正迎着朝阳,进行着简单的晨练,口号声零散却充满力量。陆陆续续有幸存者走出帐篷,揉着眼睛,打着哈欠,但脸上都带着一种经过一夜好眠后的安定与放松。

陈默径直走向据点中央的食堂帐篷,在那里领到了他们今天的第一顿军旅早餐——两块泛着麦香的杂粮馒头,一小碗冒着热气的清粥,和一碟简单的咸菜。虽然简单,却足以饱腹。他回到帐篷,发现沐璇他们也已经陆续醒来,正在简单洗漱。

“早啊,陈默,昨晚睡得怎么样?”沐璇揉了揉眼睛,清秀的脸庞上还带着睡意惺忪的慵懒,但眼神却很快恢复了清明。

“还不错,很久没睡得这么沉了。”陈默将领来的早餐分发给他们,“赶紧吃吧,吃完我们就得按照孙连长说的,去各自的训练场报到了。”

方静医生接过馒头和粥,目光在陈默和沐璇身上扫过,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你们也累了这么久,好好休息一下是应该的。看来这里的环境确实比外面安全多了。”她顿了顿,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希望我那边也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能为据点出点力。”

卢远大叔则边吃边笑道:“是啊,孙连长说得没错,有地方遮风挡雨,能吃上热乎饭,比在外面强一百倍。咱虽然老了点,但也得去干点力气活,不能白吃白住啊。”他语气中透着一股朴实和认同。

早餐在平静而略显兴奋的氛围中结束。餐毕,四人按照各自的分配,分为两组。方静医生向三人告别,她将前往据点内专门的医疗区报到,那里的救护中心将是她未来的工作岗位。她知道那里正急需她这样的专业医护人员,伤员无数,防疫任务更是艰巨。她临行前,不舍地看了看陈默、沐璇和卢远,眼中流露出一丝对小团队分别的不舍,但也充满了医者的坚定与使命感。

“方静姐,你多保重,有什么情况及时在对讲机联系我们!”沐璇走上前,抱了抱方静,柔声叮嘱道。

“嗯,你们也多保重,训练中要小心。我忙完就去探望你们。”方静医生轻轻拍了拍沐璇的背,然后向陈默和卢远挥手,便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了营地东侧那片简易的医疗区。她的身影在晨曦中显得有些单薄,但却充满了力量。

陈默、沐璇和卢远大叔三人,则背负着孙连长的期望,朝着据点另一侧,靠近西山山脚的那片临时训练场走去。沿途,他们经过的幸存者安置区,已经有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不少青壮年都和他们一样,朝着训练场的方向走去,脸上带着一丝对未知军旅生活的紧张,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期盼。

很快,训练场的轮廓便呈现在三人面前。那是一片清理出来的、相对平坦的开阔地,用简易的沙袋和铁丝网作为界线。空地上已经稀稀落落聚集了数百名新兵,他们穿着从军需库领来的、有些宽大或不合身的作训服,个个脸色带着紧张,身体僵硬,努力地站着军姿,却又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新兵们绝大多数都是昨天刚从体育馆转移过来的幸存者,也有一些是早前就来到据点,但尚未开始基础训练的平民。他们对陈默、沐璇和卢远这三位被孙连长昨天亲自隆重介绍的“英雄”人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与敬佩。尤其是对于陈默和沐璇,这两位以非军人身份,却能与“鬣狗”组织正面对抗,并协助军方成功转移大量幸存者的神秘人物,更是有着一种近乎传奇般的想象。

当陈默三人抵达训练场边缘时,这股好奇的目光立刻如同潮水般涌了过来。新兵们本来还努力地保持着军姿,但很快就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一个个按耐不住性子,开始向着他们靠拢。他们中有的人压低声音窃窃私语,有的人则瞪大了眼睛,脸上带着明显的激动,小声地推搡着身边的同伴,示意他们看向陈默。

一个看起来最为活泼外向的年轻新兵,终于忍不住内心的好奇,仗着距离教官比较远,偷偷溜到陈默身旁,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问道:“您……您就是孙连长昨天说的那位……那位打跑了‘鬣狗’的陈默大哥吗?我听说了您的事迹,真是太厉害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少年人对英雄的向往和崇拜。

陈默平日里性格沉默内向,不擅长与人社交,但此刻,面对这群纯朴、真诚的年轻人,尤其他们是体育馆幸存者,昨天还陷入绝望,今天却燃起了希望,脸上还带着尚未完全褪去的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和激动,他感受到了他们目光中那份真挚的敬佩。

他那颗早已在末世中变得冷硬的心,在这一刻,竟然生出了一丝柔软和责任感。他知道,在某种程度上,自己已经是他们心中的一个“标杆”,甚至是精神上的支柱。

“嗯,是我。”陈默微微一笑,露出一个平日里不常有的温和笑容。他点了点头,并没有刻意去夸大自己的战绩,也没有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只是用平淡的语气回答道:“那些都过去了,我们只是侥幸活了下来。”

他的平易近人,以及那份与传闻中“冷酷英雄”形象形成的反差,反而让新兵们感到更加亲近。

“陈默大哥,您是怎么弄到那种武器的?听说那枪没有声音,一打一个准,比部队里的枪还要厉害?”另一个年轻新兵凑过来,兴奋地问道,眼中充满了好奇。

“那个……”陈默正思考着如何简单解释电磁枪的原理,详细说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但没等他想出完美的措辞,旁边的卢远大叔已经笑呵呵地开口了。

“那是我们家小默自己琢磨出来,自己亲手做的!”卢远大叔虽然在面对感染者和“鬣狗”时有些胆怯,但在陈默面前,他就像一个骄傲的“老父亲”,语气中充满了得意和自豪,“我们家小默,那可是在公司里拧螺丝的一把好手,各种程序和机器,那玩得叫一个溜!这把电磁枪,从图纸到零件,从焊接调试到改装,那可都是他一手包办的!”他故意压低了声音,显得神秘兮兮,生怕旁边人没听见。

听到卢远大叔的“爆料”,周围的新兵们更是惊呼连连,看陈默的眼神更加充满了膜拜。原来这位“英雄”不仅能打,还是个深藏不露的技术宅!这种反差萌,瞬间让陈默的形象在新兵们心中变得更加鲜活和立体。

陈默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不自觉地勾起一丝笑意。他有问必答,不厌其烦地解答着新兵们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从据点生活到外界情况,再到如何应对各种怪物,他都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沐璇也在一旁偶尔插嘴,用她更具亲和力的语气,讲述一些她们遇到的惊险趣事,引得新兵们惊叹不已。卢远大叔则兴致勃勃地充当着“民间宣传员”,时不时补充几句对陈默和沐璇的“高光事迹”进行夸大。

直到——

“——滴!!”

一声尖锐刺耳、充满穿透力的哨声,骤然划破了训练场上的喧闹。哨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感,如同冬日的凛风,瞬间将新兵们那兴奋热烈的议论声和陈默三人周身热闹的氛围,冻结成了一片令人心悸的死寂!

哨声刚落,一股无形的气场便迅速笼罩了整个训练场。所有人如同被无形的力量定格一般,猛地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和表情,身体瞬间紧绷,然后条件反射般地、不约而同地朝着哨声传来的方向转头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