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首航的余波尚未平息,林远便陷入更深层的忧虑。尽管船队成功突破封锁,但返航途中截获的密信显示,朝中保守派与海外势力的勾结远比想象中复杂。葡萄牙人的书信频繁往来礼部、户部,而胡文远残部似乎总能提前掌握明军动向——这意味着朝廷内部必有情报泄露的缺口。
\"首辅,如今海运、漕运、税改皆触及多方利益。\"林远在文渊阁展开密报,烛火将暗影小组标注的可疑官员名单映得忽明忽暗,\"若无可靠眼线,我们每一步行动都可能暴露。但锦衣卫权责已重,若另起炉灶,恐生枝节。\"张居正摩挲着下颌的胡须,案头弹劾海运联营司的奏章墨迹未干,字句间藏着刀光剑影。
次日文华殿早朝,张居正率先出列:\"陛下,自新政推行以来,改革政令未行先泄,边军布防屡遭窥探。臣请旨,由物流监查司协同锦衣卫,在六部安插物流信息眼线。\"他呈上截获的密信与工部侍郎私通外敌的证据,\"锦衣卫掌缉捕刑狱,物流监查司控天下货流,二者互补,可保万无一失。\"
万历皇帝翻阅奏章,神色凝重:\"如何确保不生僭越之祸?\"
林远立刻叩首:\"陛下明鉴,眼线人选由锦衣卫与物流监查司联合筛选,身份文书、印信调令皆需双方共管。所有情报一式两份,一份呈陛下御览,一份交锦衣卫存档。遇重大案件,由锦衣卫负责缉拿,物流监查司提供线索佐证,彼此制衡。\"
皇帝沉思良久,想起海运首航时林远的功绩,终于朱批:\"着令物流监查司与锦衣卫协同,半月内拟定细则。眼线事务须定期奏报,不得私设刑堂、擅权乱政。\"
得到圣旨后,林远与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在诏狱密室会面。朱希孝把玩着绣春刀,冷笑道:\"林大人,锦衣卫的眼线遍布天下,何须你们多此一举?\"林远不慌不忙展开舆图,将漕运衙门内乱、海运泄密等事件逐一标注:\"指挥使可知,为何每次行动前,严党总能提前转移证据?贵司在六部的耳目,恐怕早已被糖衣炮弹腐蚀。\"
朱希孝瞳孔微缩,林远继续道:\"物流监查司以商路为网,眼线皆以'物流协理员'身份渗透。他们不涉刑狱,只查文书账册、货物流向,与贵司各司其职。\"说着递上拟定的《情报协同章程》,\"眼线的密报需经双方核验盖章方能生效,重大案件由您我共同面圣。\"
合作敲定后,首批三十名眼线开始特训。锦衣卫教官传授跟踪、窃听之术,物流学堂则培训密语编码、账本查勘。林远特意引入\"互监制度\",每五名眼线设一名锦衣卫监事,彼此监督。特制的竹牌背面不仅刻有物流密语,还嵌入锦衣卫独有的云雷纹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