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蓝玉一时之间语塞,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他就只知道这个大明宝钞的弊端啊,解决的事陈长生并没有告诉他,自己这小脑袋瓜,怎么能想的出来?
见到蓝玉如此反应,朱元璋的心中跟明镜一样。
蓝玉估计是这两天碰到了什么高人。
提点了他几句,这才拿到朝堂上来说,要不然也不至于这个时候卡壳。
“行了行了,站回去吧,咱还不知道你那仨瓜俩枣?”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此时已然心中怒气全无,甚至还想见一见蓝玉身后的这位高人。
当今朝堂之上,没有一个官员看得出来宝钞的弊端,或者说他们看出来了,却不敢提,这就让老朱很不高兴。
但蓝玉身后指点的那位就不一样了,是个敢说敢提之人,此等人物必须要为自己所用,为大明所用。
等朱元璋坐回了龙椅,简单的扫了一下文武群臣,便开口道:“诸位都听到了,永昌侯提出的弊端了,现在咱们来议一议,这件事情该如何解决?”
“太子,你先来说说……”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了站在身旁的朱标,这可是大明未来的接班人,也因此,朱元璋不仅要求太子跟着自己一块批改奏折,还时常的进行考究。
听到询问,朱标立刻就将自己刚才所想的说了出来,“回父皇的话,儿臣觉得,应当限制大明宝钞的发行量,并且大规模抓捕民间私印宝钞的黑作坊,轻者流放,重者斩首。”
听到太子的回答,朱元璋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也点了点头,好歹算是一个可以用的法子。
只不过若是真的去限制大明宝钞的发行量,朝廷的财政负担就要加重了,如今不过建国十几年的时间,不光各地都在建设,急需用钱,同样北边还有强敌环伺。
说白了,就是因为大明太缺钱了,朱元璋才搞了这么一出大明宝钞。
但现在,蓝玉把这个问题指出来,又不能不解决,否则若是传到民间,不光朝廷的威信受损,还会导致百姓对大明宝钞这种纸币产生惶恐。
“既然太子说了一个办法,杨思义,你作为我大明的户部尚书,也该有个解决方法,最好能让咱满意点,”朱元璋看向了尚且跪在地下的杨思义,没有朱元璋的准许,他是万万不敢起来的。
“回禀陛下,微臣觉得应该增加大明宝钞制作的流程,提高工艺,让那些打算偷印宝钞的宵小之辈望而却止,”户部尚书杨思义跪在地上,头脑一片混乱,磨蹭了半天,才想出这么一个法子。
“起来吧,你说的不是唯一一个办法。”
“诸位爱卿,这次朝会畅所欲言,都来提一下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毕竟你们各自的俸禄,发的也是大明宝钞,大明宝钞贬值了,对你们也没什么好处……”
朱元璋拿出俸禄说事,就是为了逼这些官员们一把,这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总得有不少的好办法吧。
但朱元璋不知道的是,当今朝中除却少部分清正廉洁的臣子,其他的那些官员,真没有靠朱元璋发的俸禄过日子的,不然迟早得饿死。
但见到朱元璋发问,也都各自象征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但都和太子以及户部尚书说的方法没两样。
这让朱元璋很不高兴,便又他着蓝玉发问:“永昌侯,这件事情咱交给你了,给咱想个好方法,明天早上咱要知道,说的好了咱重重有赏,不然以后你就别想着出征的事了,咱安排你去国子监读两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