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官僚体系里,兵部尚书堪称\"六部武状元\",正二品官阶在手,掌管着卫所军官任免、军械调度和边防大事——放到现在,那就是实打实的国防部长。崇祯三年,有个叫梁廷栋的家伙,像坐了火箭似的窜上了这个位置,堪称\"大明职场天花板粉碎机\"。
这位仁兄的\"发家史\"堪称魔幻现实主义: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从南京兵部主事起步,一路混到永平兵备副使。天启年间魏忠贤如日中天时,别人忙着给他修生祠,梁廷栋却特立独行——不仅拒绝站队,还干脆辞职回乡躺平。结果崇祯清算阉党时,他捡了个天大的便宜,官复原职不说,还凭着\"清流\"人设开启狂飙模式:
崇祯元年:口北道兵备副使(地方军分区司令)
崇祯二年:加右参政(副省长级)
崇祯二年十一月:遵化巡抚(战区司令员,因前任王元雅自杀空缺)
崇祯三年: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大军区司令+国防部副部长,连跳两级)
最骚的操作是袁崇焕被抓后,朝廷急缺背锅侠,梁廷栋顺势接盘辽东战局。崇祯见他时,这哥们儿嘴炮技能全开:\"陛下,臣以为辽东局势当如是这般...\"把皇帝忽悠得一愣一愣,当场拍板:\"人才啊!\"
李勇听说这事儿后,嘴角抽搐:\"这厮收钱办事的效率倒是很合我意。\"在他眼里,梁廷栋就是个行走的\"关系户加速器\"——既能帮金山在辽东利益分杯羹,又能当反面教材激励手下:\"瞧见没?会说话比会打仗更重要!\"
梁大人的晋升史告诉我们——在明朝,拒绝站队是清流,会忽悠是名将,要是再懂点\"辽饷\"生财之道...恭喜您即将喜提兵部尚书!再看看这哥们的魔幻数据:从副使到总督仅用11个月;跨越5个行政级别(正四品→从二品);1%的军事才能+99%的表演天赋。
当皇太极的铁骑横扫京畿、又嚣张凯旋时,我们的梁廷栋大人正坐在蓟辽总督的办公室里——这个位置他仅用两三个月就从兵备副使火箭蹿升到位,可惜战场表现堪称\"人体描边大师\",连清军衣角都没摸到。要是换个靠谱的皇帝,这时候就该怀疑:这哥们儿莫不是个\"键盘军事家\"?
可咱崇祯皇帝的识人水平,向来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非但没看出梁廷栋是实战界的青铜选手,反而急吼吼把他调进中央,指望这位\"人才\"力挽狂澜。结果呢?皇帝又被狠狠打脸,其用人眼光之清奇,简直能写本《论如何精准错过名将》。
但这波操作连\"离谱\"都不足以形容!崇祯三年正月,兵部尚书申用懋刚接替王洽上任,屁股还没坐热就被罢免。朝廷火速空降梁廷栋接任,至此完成年度最魔幻职场升级:
初始岗位:永平兵备副使(地方军分区副司令)
第一跳:遵化巡抚(战区司令员,因前任自杀捡漏)
第二跳:蓟辽总督(大军区司令,未立寸功)
终极跳:兵部尚书(全国军政一把手,任职两个月即登顶)
这升迁速度,连台风都追不上!同僚们看着梁廷栋的官印,眼神复杂:\"兄弟,你祖坟是埋了聚宝盆吧?\"梁大人自己都得掐人中——毕竟黑历史太硬核:去年还在拒绝给魏忠贤修生祠,今年就成了九卿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