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陈皮乌梅汤(1 / 2)

小暑刚过,药膳馆的竹帘外蝉鸣震耳。我正在翻晒防潮的药材,小林举着手机快步走来:\"程教授!心理协会发布预警了!\"

屏幕上显示着最新调查数据:城市居民情绪失调比例高达76%,焦虑、抑郁、易怒症状普遍,医生警告\"情绪病\"正在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我放下药筛,望向门外神情疲惫的都市人,\"现代人的肝,是被自己气堵的。\"

后院传来程明的惊呼声。推门一看,他正对着陶瓮里的\"黑珍珠\"发呆——这是福建上杭的古法烟熏乌梅,表皮皱缩如老人面,轻轻一捏却渗出琥珀色的汁液。

\"爸,这乌梅...怎么像炭烤的?\"

\"这是'五熏乌梅'。\"我拈起一颗对着阳光,\"《本草纲目拾遗》说'熏七次者入肝经最速',现代检测其柠檬酸含量是普通乌梅的5倍。\"

郑淮安从库房捧出个樟木箱,掀开油纸,一股陈香扑面而来。箱中是广东新会十五年的陈皮,薄如蝉翼,油室密布,在光线下泛着金色的星点。

\"老郑,这批陈皮...\"我轻嗅一片,\"居然有薄荷凉?\"

\"台风年产的。\"老人神秘一笑,\"那年咸淡水交汇,陈皮都带了特殊香气。\"

制作从处理乌梅开始。熏制乌梅需先蒸软去核,保留果肉。程明架好摄像机,记录着这个精细的过程。

\"爸,为什么不用现成乌梅干?\"他学着我的手法,却把果肉捣烂了。

\"熏制过程产生特殊成分。\"我小心分离着果核,\"《本草备要》说'熏乌梅解郁,生乌梅生津',功效大不相同。\"

陈皮需要特殊处理。先用银刀刮去内瓤,再以米酒润透。小林抢着试,结果把陈皮刮穿了。

\"要留三分白。\"郑淮安示范着,\"刮太狠则失其理气之性。\"

煎煮环节最显功夫。砂锅先热山泉水,下乌梅武火煮沸,转文火时入陈皮。火候要\"三起三落\"——大火催味,小火养香,反复三次。

\"为什么不用不锈钢锅?\"小林看着我们调节柴火。

\"砂锅释放微量元素。\"我轻搅汤液,\"《本草问答》说'陶器煎药,得土气最全'。\"

前厅突然传来激烈的争吵声。我出去一看,是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正对电话怒吼,脖颈青筋暴起,面色潮红如醉。

挂断电话后,他颓然坐下:\"医生说我'肝火旺'...但降压药越吃越烦躁...\"

典型的肝郁化火。我请他到后院,斟了碗刚煮好的陈皮乌梅汤:\"慢慢喝,加了一味引子。\"

汤色棕红透亮,乌梅的酸涩与陈皮的甘香交融。男子啜了一口,眉头舒展:\"好舒服...像有东西在胸口化开...\"

\"酸甘化阴。\"我解释道,\"乌梅敛肝火,陈皮理脾气,刚柔相济。\"

半小时后,他长舒一口气:\"十年没这么心平气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