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组织放心,我已经把课程表同步到研究室的智慧政务平台:每周三晚《公共政策分析》直播课,正好对接周四的部门联席会议;周末的田野调查作业,就转化为下企业走访的预调研,保证每篇课程论文都能榨出三份政策简报素材!
(举起《干部继续教育激励办法》红头文件)这份带着油墨香的文件,对我们来说不是终点站,而是新征程的加油站。我想借用郭书记在全市干部大会上的那句话与各位共勉:“学习是最好的履职,研究是最实的担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把课堂当研究室延伸,把课题当任务令攻克,在学用转化的流水线上,争做新时代的“政策工程师“!”
(向各位领导深深鞠躬,然后坐下)
“小冷讲得很好!”组织部徐部长带头鼓掌。
2016年,32岁的玥玥通过竞争上岗的机会选上了副科级干部。
周五傍晚,李主任办公室的百叶窗滤出斜阳。冷玥接过烫金的任职文件时,注意到主任的紫砂壶换了新茶宠——一只仰首的拓荒牛。
“综合科有三大难:老张的慢性咽炎,小王的孕检假,还有那台1998年的速印机。“李主任用壶嘴指了指墙角的保险柜,“钥匙在第二格,里面有历年未公开的市长批示件。“
冷玥转动密码锁的手顿了顿。去年暴雨夜她陪主任整理档案时,曾见过某份批示件上犀利的朱批:“数据漂亮不如百姓暖和!“此刻金属触感冰凉,却让她想起那夜主任递来的姜茶温度。
周一晨会上,冷玥面前摆着三样东西:综合科的印章、智能测温保温杯,还有张被咖啡渍晕染的A4纸——那是老张的病假条附带的《科室工作清单》。
“速印机改造成文物前,我们先做三件事。“她打开全息投影,“第一,建立电子档案系统;第二,实行Ab岗'影子计划';第三......“指尖划过咖啡渍,“把每周四定为'接待日',所有科员轮值听取处室需求。“
年末述职会上,冷玥在《干部履职承诺书》按下手印,指腹撤离瞬间,冷玥注视着肌肤上转瞬即逝的湿痕,想起竞聘演讲那日茶杯里晃动的光影。
窗外,综合科的新速印机正吞吐着带防伪水印的红头文件,纸香混着墨香,漫过1998年老机器的最后一丝铁锈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