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封第27章 部落文明(2 / 2)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部落成员们聚集在一起,商讨南下的事宜。然而,无论他们如何激烈地争论,始终无法达成一个确切的方略。

与此同时,在距离有巢氏望南约一千五百里的地方,存在着一个独特的部落。这个部落以将牛骨顶在自己头顶为美,他们生活的区域是一片肥沃的丘陵和广袤的大草原。草原上无数的野牛成为了这个部落的主要食物来源,而能够将牛角顶在头上的人,则被视为单独猎杀过牛兽的勇士。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中的一个人,对这片草原上的各种植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他不顾危险,神经质般地逐一尝试这些植物,完全不顾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有时候,他会因为品尝了某种植物而导致舌头发麻,严重的时候甚至整条舌头都会肿起来,连呼吸都变得困难。然而,幸运的是,尽管现在的人族没有像先天人族那样拥有开挂般的能力,但这种伤痛还不至于立刻要了他们的性命。

这个部落里有巫族的存在,巫族之人被大家尊称为巫师。巫族与先天人族之间有着许多交集,所以巫族将先天人族研究出来的一些医治伤病的本领,以反哺的方式传递给了这个部落。

正因为如此,在私下里,很多人也会把巫师称为巫医。而在这个部落中,“巫医”这个称呼特指那些能够治疗被牛兽牛角攻击受伤的人。

那个尝遍百草的人群,由一个名叫魁的人统领着。他们勇敢地收集着各种植物的果实,并以自己的生命去尝试。每次尝试时,他们都会分成几组,共同面对未知的风险。

就这样,他们不断积累着关于植物的知识,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一代代地传递下去。如今,这个部落由于疾病和外伤导致的死亡人数正在逐年递减,这使得该部落成为了当今人族中规模最大的族群之一。据估计,其总人数可能已经超过了八千之众。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平原上,气候宜人,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和繁衍。随着部落人口的不断增长,牛兽的数量却在逐年减少。面对这种情况,魁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生存策略,并将注意力转向了植物的种子。

有一天,一个族人不经意间将一些种子随意丢弃在了他们生活区的道路旁边。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次年春天,这些种子竟然在被族人千踏万踩的道路上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株双排并立、颗颗饱满的植物。

这一现象引起了魁的极大关注。他仔细观察着这株植物,发现它在如此恶劣的生长环境下依然能够茁壮成长。被族人频繁踩踏的道路上,泥土已经被翻起,露出了原本的颜色。而这些种子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的。

根据族人的知识传承,这种植物是无毒的,可以食用。然而,它的果壳却干涩难咽,与美味的牛兽肉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也正因如此,之前对于这种植物种子的收集工作早就被中止了。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情况已与往昔大不相同。牛兽族群的数量不断减少,而部落的人口却在逐渐增加,这使得原本难以下咽的可食用种子成为了他们在无法猎取到足够食物时的重要补充。

为了烹制这些种子,部落里的人们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有些人直接将种子放在火上烤,然而,在丘陵地带生火是极其危险的行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一场熊熊大火,席卷整个平原。所以,即使烤成焦炭的种子变得酥脆,没有了果壳的艰涩口感,这种方法还是被魁果断地否决了。

经过一番摸索,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法。他们将这些种子放在石板上,用石块反复碾压、砸、滚等动作,以此来去除种子的外壳。当一颗颗黄澄澄的种子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满怀期待地尝试了一下,结果发现这些种子竟然甘甜无比!

对于长期过着茹毛饮血生活的人们来说,这种独特的滋味无疑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让他们感到格外新奇和满足。

当人们终于找到食用种子的方法后,如何获取更多这类种子的问题就成为了首要任务。魁意识到这一点,他迅速召回了那些曾经尝百草的族人,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启示。

众人围坐在一起,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每个人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思维碰撞出激烈的火花。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反复试验,他们最终成功地打造出了一种名为“耒耜”的工具。

耒耜的出现,让土地的翻整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人们可以用它来翻动土壤,为种子的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将种子撒入翻整好的土地中,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果实的诞生。

时光荏苒,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终于,种子长成了麦穗,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然而,面对这丰收的景象,人们却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养护这些麦穗,导致收成并不理想,甚至比之前收集来的还要少一些。

尽管如此,魁却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尝试,而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于是,他果断地决定将新收成的种子和采集来的种子都保留下来,以备后续的种植。

同时,魁还注意到一些族人由于失去了猎杀能力,或者本身就没有这种能力,生活变得十分艰难。他心生怜悯,决定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在丘陵附近圈起一块地方,作为他们的生活区域。

为了确保这个区域的安全,魁带领大家在外围建设起坚固的防御工事。然后,他们在工事内使用耒耜大量翻整土地,开始这一年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尝百草的队伍付出大量的时间,甚至生命来观察这些种子获取地该植物的生长特性,然后口口相传的按照这些知识开始了最开始的种植,但是成效也不大,每年的其后大致相同,但是实际却是相差极大,再说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种植,因此,次年的收成有了一些改善,但是也难以彻底替代牛兽的价值。

如此,一年又一年的过去,当一场野火将该年种植的所有植物化为灰地的时候,人们对于种植的心思就要彻底凉下去的时候,魁却是欢欣鼓舞的组织所有人点燃篝火,在这片遍布危急的地方举行了最为原始的祭祀。但时魁的想法很简单,相对于野火造成的伤害,没有足够食物的危机就不那么难以接受了。其次,祭祀的想法他由来已久,是他送一个个族人去尝百草,当然,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但是经年累月之后,死在他面前的人可以说不可计数,再这场野火的灾难下,他却是十分怀念起义无反顾为了族群生存献出生命的手足、兄弟,救在这种悲伤的时间,让他们一起将自己的生活告诉为了他们现在生活牺牲的人们。这次祭祀在后世被称为“火祭“或者‘野祭’,取因野火焚麦而举行的意思,后世秋后社火或者祭祀、庙会的传统,有些就是根植于此。

在这场祭祀之后,魁意外的得到天道功德的加持,掌握了火的能力,因此,后世尊称魁为炎帝。在这片过火后的土地上,人们在魁的鼓励之下继续种植,意外的获得意想不到的好收成,不仅可以基本满足整个连山部落的所需,还有剩余。这极大的鼓舞了连山部落的信心,在若干年后,他们的种植带来的收益逐渐取代了猎杀牛兽的收益,越来越多的族人自发自愿的开始种植。魁更是在野火的启示之下,总结出刀耕火种的一整套农业技术,族群的人口开始爆发式的增长,短短几年之后人口竟然不可思议的达到两万以上这样恐怖数字。与之相邻的部落开始有意识并入部落,并对连山部落的称谓也进行了变更,被尊称为神农部落。魁也因此被所有人称为神农氏,与有巢氏、燧人氏并称上古三大氏族。

广成子对于有熊部落的教导,尤其时粗浅的法术的传授,让有熊部落的势力有了极大的扩张,当他们不断吸纳零散的人族进入部落的同时,有熊氏的部落结构变得越加稳固,势力范围内的妖、兽都被他们驱赶或者制成食物储备,可以奉养更多的人族,洞穴居住可以短时间保持食物新鲜的特点让他们的扩张有序而缓慢,但是日进一寸之下,很快就和同样疯狂扩张的神农氏接壤。这也是广成子有意为之,如果能够和神农氏合并,那么有熊氏将成为洪荒最大的人族氏族,有了种植业提供的稳定粮食供应,那么他们的爆发将足以改变人族的历史。

但是,事与愿违。神农氏的部落主体都是一群以安居乐业为至高追求目标的人族,对于向往拓展的心思不能说没有,但是他们更多的时对于可用于耕种土地的热切,至于征服或者奴役其他势力没有半分兴趣。同样的,对于公孙发出来的联合请求也是敬谢不敏。神农氏的扩张基本上是被动的,他们依旧生活在连山部落的丘陵,现在不过是将之前牛兽生活的平原变成了他们的耕地。现在的牛兽部落由于人族对于他们成为食物的欲望降低,族群也缓慢的恢复起来。其中开发出妖力的牛兽更是原意臣服在神农氏的部落中,作为低等级的小妖,有没有确实的能力可以在洪荒撒野,如果神农氏愿意将他们圈定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那么他们也失去了天敌的威胁。因此,其中的牛兽首领抠图人言的进入神农氏祖地,和魁进行了商谈,愿意协助人族进行耕种,现阶段还没有犁的发明,因此,耕种的方式要么使用妖力,要么是成为人族的坐骑或者运输工具。魁想也没想的答应了,就在他们达成协议的时候,一道功德分别进入魁和眼前的老牛身体。

老牛被功德煅体,竟然人立而起,魁见此也很是欣慰,因此还给老牛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牛魔王,现在的老牛腼腆而弱小,也没有什么好的妖族功法,作为妖族的下层,没有沦为野兽已经相当的不容易。魁之所以给他取这个名字,因为从口口传说中知道,在这个洪荒曾经有一个不知道具体叫什么的魔王,曾经称霸过。由于牛魔王的骚操作,误打误撞的将自己和人道捆绑在一起,等同于进入人道序列。这才是他得到功德最大的原因,只是现在二人都不知道罢了。

广成子正在因为计划没有顺利进行有些拿不准,因为从他已知的信息中得知,有熊部落近期就要经历一场决定部落命运的生死大战,原因无它。那个气运如虎的黎,已经将整个东部整合的铁板一般,更是纠结了号称八十一位兄弟,并自称东黎部落,甚至连最原始的弓箭也被他们仿制出来,在黎部落现存的巫族留下的关于后羿射日的故事,更是黎心中的底气和向往,那个可以和仙神对决,决定种族生存的伟力,成为他追求的目标和动力。随着他们的势力整合完成,有熊部落和东黎部落的一场大战已经无法避免。

但是神农氏的拒绝,让广成子除了直接下场以外,根本没有办法保证有熊部落,这让他极为难看起来。以他阐教金仙的身份对人族出手?罢了!干脆跪死在玉虚宫老师面前算了,这实在好说不好听啊!恰在此时,天降功德,而且是两股的波动惊醒了胡思乱想的广成子,他立马推演一番,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