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怎么又是他(1 / 2)

省委大院七楼,林峥的办公室。

鲁明推门进来的时候,林峥正俯首案椟。

202大案,是鲁明履新清江省以来的第一件大案。

从河口乡发生的第一桩凶案,到富山乡的第二个受害人。

他督促省厅一直扎在林城,连带着林城方面也跟着往下头扎。

结果呢,好消息没等到,等到了一名女警重伤,凶犯再次逃跑的坏消息。

这一下,鲁明肩上的压力可就太大了。

两省作案,五名死者,一名警察重伤,这个案子,直接上达了公安部。

就在鲁明想着,要不要请部里支持,派几名专家来帮忙的时候。

林城市局刑侦支队传来了好消息,嫌犯已经落网,并取得初步口供,与案卷记载基本一致,可以肯定就是凶手。

鲁明一听,不由得喜出望外,马上责成省厅的李同光亲自过问,与林城市局的陈锋接洽,对案卷和口供进行了进一步核查。

证实了对方所言非虚,嫌犯确实就是202连环凶杀案的主犯。

至此,这个持续两年、横跨两省的大案终于告破。

“林书记,案子破了。”鲁明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如释重负的轻松。

“哦?”林峥转过身,“这么快?”

“嫌犯已经落网,连夜突审,初步口供与案卷完全吻合。”鲁明递上一份简报,“人证物证俱全,可以定案了。”

林峥接过简报,快速扫过,当他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时,动作停顿了一下。

“又是刘清明?”他抬起头,语气里是掩不住的惊讶。

这个年轻人,把他下放到那么一个穷乡僻壤,居然还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是他。”鲁明点点头,“这次,他又是关键人物。”

“讲讲。”林峥坐回办公桌后,示意鲁明也坐下。

鲁明把李同光和陈锋汇报的情况复述了一遍。

从刘清明判断出凶手唯一的逃跑路线,到他果断动员两个村的民兵进山围堵。

再到最后,在孤鹰岭那种险恶地势下,冒着枪火攀上悬崖,亲手将凶犯擒获。

整个过程,在鲁明的描述中,惊心动魄,又逻辑缜密。

“为了生擒凶犯,他自己也中了一枪,现在正在林城人民医院治疗。”鲁明补充道。

“没有危险?”

“没有,38枪打的贯穿伤。”

林峥沉默了许久。

他听得出,鲁明没有夸大其词。

这个故事听起来太像故事,以至于他不得不怀疑其真实性。

“李同光和陈锋都确认过了?没有夸张的成分?”

“我也问了,再三求证过。”鲁明说,“李同光还亲自去医院见了刘清明本人,从他嘴里得到的情况,也基本一致。”

林峥长长地叹了一声,靠在椅背上:“身为干部不惜身,现在,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是啊,人人都想着明哲保身,有几个敢真的豁出去,不要前途,甚至是不要命。”鲁明深有同感。

林峥的指尖在桌上轻轻敲击:“715那天,我还怀疑过他的动机。现在看来,是我的格局小了。”

“这不能怪你。”鲁明说,“谁在这个位置上,面对那种情况,都要万分谨慎。”

“省厅对此有什么看法?”林峥问。

“我们打算把他树为典型。”鲁明说,“刘清明同志的表现,完全配得上这个荣誉。部里已经准备记一等功,他要还是警察,这次可以直接提拔了。”

林峥却摇了摇头。

“他现在是地方干部,宣传口和组织部出面更合适。”

他看着鲁明:“新时代需要新气象,我们的基层干部更需要一个新标准。给他们适当的鼓励,很有必要。”

鲁明立刻明白了林峥的意图,虽然感觉有些遗憾,但也认同这个做法。

“功劳就是功劳。”林峥笑了笑,“不公开叙功,不等于不记录在案。这些实打实的功绩,以后都是他破格提拔的依据。这样对他长远的成长,更有帮助。”

***

林城人民医院,普通病房里。

刘清明左臂吊着绷带,靠在床头。

李同光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手里削着一个苹果,动作不紧不慢,刀片均匀地卷下果皮。

“你小子,真是个怪物。”李同光把削好的苹果递给他。

“怎么哪都有你?从715到730,现在脱了警服,还能把我们省厅几个月都没头绪的案子给破了。”

刘清明用没受伤的右手接过苹果,咬了一口,果汁四溢。

“李总,这事真不是运气。”

“那你说说,你怎么就断定他会往苍云山里钻?”李同光问,这是他最想不通的地方。

“他在富山和河口的分界处伤了徐婕,林城市局肯定会把两个乡翻个底朝天,所有出口都会被封锁。他没地方去,只能进山。”

刘清明解释道,“这也是我想要的结果。如果让他流窜到市区,会更麻烦。”

李同光点点头:“思路没错。可苍云山那么大,天寒地冻的,要找一个人,跟大海捞针差不多。”

“那就得说我们的第二个优势了。”刘清明笑了笑,“东山村和神台村,一个在山南,一个在山西。村民们靠山吃山,对里面比谁都熟。我让两个村的民兵拉开一张大网,把他往山里的制高点逼,位置一固定,剩下的就是个简单的抓捕问题。”

李同光听完,久久不语。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要做到,需要的条件太多了。

对村民的号召力,对地形的判断力,还有敢于承担责任的魄力。

“很合理。”李同光最后说,“不过,换个人在你这个位置,未必能做到。”

“其实就算不进山,把所有下山的路一封,这种天气,他也撑不了几天,被抓是早晚的事。”刘清明说得轻松。

李同光拍了拍他的肩膀:“省里决定对这次的有功人员进行表彰,你有什么想法?”

刘清明毫不犹豫:“这案子能破,关键有两点。第一是徐婕,她用生命换来了凶手的体貌特征,我们才能锁定目标。第二是东山村的民兵,没有他们及时出动,把人堵在孤鹰岭,后果不堪设想。请省厅务必加以考虑。”

“那你自己呢?”李同光看着他。

刘清明咧嘴一笑:“我现在是地方干部。”

李同光没再多说,只是站起身:“你好好养伤。”

他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一眼这个年轻人,心里情绪复杂。

真是个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