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开京,延英殿。
靖康二年二月初七,戌时三刻。
夜色深沉,延英殿内烛火摇曳。数十名朝臣匆匆而至,神情各异,或兴奋或忧虑,皆透着紧张。
\"门下侍中到——\"
\"中书侍郎到——\"
\"兵部尚书到——\"
内侍通禀声此起彼伏。短短时辰内,开京文武重臣尽数到齐。
殿内,众臣分列两厢。以知奏事郑知常为首的西京派脸带兴奋,以门下侍中崔忠献为首的开京派则面色凝重。
\"主上殿下驾到——\"
随着高唱,年轻的高丽王王楷踏入大殿。与白日朝会时的疲惫不同,此刻的他神采奕奕,双目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臣等叩见主上殿下!\"众臣齐声行礼。
\"众卿平身!\"王楷登上御座,环视群臣,\"今夜召集诸卿,有天大喜讯要与众卿分享!\"
门下侍中崔忠献小心问道:\"主上,何喜讯如此重要,需要深夜召集?\"
王楷从怀中取出那封密信,高高举起:\"金富轼的密信到了!\"
此言一出,殿内骚动。
\"金使君消息如何?\"郑知常迫不及待。
\"南朝态度如何?\"崔忠献紧张询问。
王楷缓缓展开密信:\"诸卿且听!'西夏确已亡国,宋帝于兴庆府受其主李乾顺降……臣亲睹宋军册封大典,万邦来朝,声威赫赫……'\"
郑知常等西京派脸上兴奋愈盛。
\"'宋帝言,高丽乃兄弟之邦,愿共击金虏,约为与国……臣于大典之上,已代主上表态,愿为南朝前驱……'\"
崔忠献面色大变:\"主上!金使君竟擅自表态?此事万万不可!\"
\"闭嘴!\"王楷厉声,\"孤还没读完!\"
他继续道:\"'宋帝龙颜大悦,当即允诺,若高丽助宋讨金,必提供军械火器支援,并承诺战后册封高丽王为东藩王,世袭罔替!'\"
\"南朝竟如此大方?\"
\"火器支援?就是那神威将军筒?\"
殿内炸锅!
郑知常激动得浑身颤抖:\"主上殿下!天赐良机啊!有南朝相助,何愁不能雪耻?\"
\"正是!\"另一西京派官员道,\"南朝刚灭西夏,正是兵强马壮之时!\"
\"若能得其火器,我军如虎添翼!\"
崔忠献等开京派则面如死灰。
\"主上三思啊!\"崔忠献跪地,\"金使君擅自表态,此事还有转圜余地。若主上认可,便是彻底与金国决裂!\"
\"决裂又如何?\"郑知常怒道,\"难道要永远做金人的走狗?\"
\"你...你竟敢如此说话?\"崔忠献气急。
\"孤说够了!\"王楷猛地起身,\"今夜召集诸卿,不是来听你们吵架的!\"
殿内瞬间安静。
王楷踱步下阶:\"诸卿,孤问你们,去年李资谦逼孤称臣金国时,孤有选择吗?\"
无人敢答。
\"没有!\"王楷自答,\"因为当时金强我弱,不称臣就是亡国!\"
\"可如今呢?\"他停步,直视众臣,\"南朝灭夏,金国大败,形势已然扭转!孤为何还要继续做金人的奴才?\"
郑知常立即道:\"主上殿下英明!正是此理!\"
\"可是主上,\"崔忠献仍不死心,\"南朝虽强,但远水解不了近渴。金军若是南下,我等如何抵挡?\"
\"抵挡?\"王楷冷笑,\"孤为何要抵挡?\"
众人一愣。
\"孤要主动出击!\"王楷声如雷霆,\"既然要反,就要反得彻底!\"
\"主上的意思是?\"兵部尚书金甫当小心问。
\"传孤旨意!\"王楷重回御座,\"即日起,高丽与金国断绝一切关系!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
\"同时,遣使南朝,正式结盟!请求军械支援!\"
\"另外,传令三军,即刻整军备战!\"
此言一出,西京派欢声雷动:
\"主上英明!\"
\"臣愿为前驱!\"
\"定要血洗前耻!\"
开京派则一片死寂。
崔忠献面如土色:\"主上,此举太过冒险...\"
\"冒险?\"王楷怒视他,\"做金人的狗就不冒险了?孤告诉你,继续屈辱下去,才是真正的险!\"
\"可是主上,\"另一保守派官员道,\"我军兵少将弱,如何能与金军相抗?\"
\"谁说我军兵少将弱?\"郑知常反驳,\"我高丽儿郎个个英勇,只要有了南朝火器,定能所向披靡!\"
\"你太天真了!\"崔忠献咬牙,\"就算南朝支援火器,也不过数门数百件。金军数万铁骑,岂是这点火器能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