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紫宸议罢西征策 璞玉初呈帝王前(2 / 2)

赵桓微微颔首:“粮草军需,朕已命蔡懋、吕颐浩二人妥善筹备。尤其是格致院新制之‘神威将军筒’、‘霹雳掌心雷’等火器,威力巨大,朕会下令优先供给西征大军。有此等利器相助,攻城拔寨,当能事半功倍。”

“陛下圣明!”折可求眼中一亮,他虽久在边陲,但也听闻了京中格致院的神奇,“若真有此等攻城利器,则西夏坚城,不足为虑!”

赵桓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折卿放心,朕定不会让你空手出征。”他又问道:“统兵将领方面,卿有何建言?除卿之外,何人可为副贰,何人可为先锋,何人可为押运粮草之帅?”

折可求略作思索,道:“陛下,西征统帅责任重大,臣自当鞠躬尽瘁。至于副帅人选,臣以为,当从京中宿将或边陲有功之臣中遴选,需熟悉西北军务,且能与臣戮力同心者。先锋之任,熙河路刘法将军,其人熟悉西夏军情,且悍勇善战,或可当此重任。粮草押运,则需一位细心沉稳、精于算度之臣,此事或可请户部与兵部共议人选。至于韩世忠将军,其勇冠三军,但与种师中将军皆身负镇守太原、防备金人兀术之重责,轻易不可调动,以免河东有失,此乃陛下与臣等早已明了的。”

赵桓对折可求的审慎和顾全大局深感满意,他点了点头:“卿所言甚是,河北与河东防务,乃国之北门,确不可有丝毫松懈。副帅人选,朕会与枢密院再行商议。刘法那边,朕亦有此意。”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考较的意味问道:“折卿此番返京,奉朕密诏,除了皇城司缇骑护送,朕命你挑选精锐亲卫随行,可曾带来些得力之人?”

折可求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他知道官家这是在点他了。他起身抱拳道:“回禀陛下,臣奉旨返京,确从折家军中抽调了五百精锐骑兵随行,这些人马现已奉旨安置在京郊大营,听候陛下调遣。此外,臣麾下尚有一员新得的勇将,名唤杨再兴,乃河东义军出身,枪法绝伦,勇力过人。太原解围之后,因其在清剿金贼残余时作战勇猛,被臣破格提拔为义勇骑兵都指挥使。臣以为此子是块璞玉,假以时日,必成大器。故而,斗胆将其一并带来京师,一来想让他见识天朝气象,二来也想请陛下圣目一观,看其是否可堪造就。此刻他正在殿外候命。”

“哦?杨再兴?”赵桓眉毛一挑,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哪里听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不过,能被折可求如此郑重举荐,并特意带到京城之人,想必有过人之处。他对这种在乱世中涌现的草莽英雄,向来颇有好感。

“既是折卿看重,并亲自带来之人,想必非同凡响。”赵桓微微一笑,对殿外候着的张望道:“张望,传朕旨意,宣折将军麾下义勇骑兵都指挥使杨再兴,入殿觐见!”

“奴婢遵旨!”张望应声而去。

折可求眼中露出一丝欣慰。他知道,杨再兴的机会,来了。

片刻之后,殿外传来沉稳有力的脚步声。杨再兴在一名小黄门的引领下,步入偏殿。他依旧是那身崭新的神武右军都指挥使的亮银锁子甲,只是此刻更添了几分肃然与期待。他目不斜视,快步走到殿中,对着御座之上的赵桓,依足军礼,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如钟:“末将杨再兴,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桓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只见他身长七尺开外,虎背熊腰,面容虽年轻,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英气,尤其是那双眼睛,精光四射,仿佛藏着一团燃烧的火焰。仅仅是跪在那里,便自有一股悍勇之气扑面而来。

“好!果然是一员猛将!”赵桓心中暗赞一声,朗声道:“杨再兴,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