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人走得差不多了,入晋后一体罢废。</p>
慕容仁如今就以平郭县故城为治所,与慕容皝勉力相抗,也就是说,他的地盘只剩一个辽东半岛了,且人心浮动,不少人想着投降对面,抛弃慕容仁。</p>
情况确实比较危急,若此时不渡海北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说不好慕容仁还能坚持多久。</p>
而且,渡海的窗口期就只有这几个月。</p>
九月以后,洪波涌起,海况逐渐变得恶劣,待到十月,狂风大浪司空见惯。</p>
到了那时候,不但风向不利,海况也异常恶劣,渡海十分凶险,基本不可能从青州支援了,必须等到第二年。</p>
慕容仁支持得到第二年这个时候吗?可能性不大。</p>
所以,错过今年夏秋这三四个月的宝贵时间,局势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这便是徐朗、杨宝二人下定决心,在慕容仁回复同意册封之前,先期渡海北上的主要原因。</p>
反正他的主力都在北方对抗慕容皝,南边几乎不设防,我登陆就登陆了,你能怎地?</p>
情况正如沈延所预测的那样,初六黎明开始登陆后,一直持续到初七傍晚,都没有任何人前来干扰。</p>
倒不是说鲜卑人不知道,事实上初六下午附近的某个部落就上报了,但他们没几个丁壮,部落里多老弱妇孺,因此没敢轻举妄动,只派了少许人马靠近窥视。</p>
在看到海湾内外密密麻麻的舰只,以及登陆上岸的水师伐木设栅、挖掘壕沟、安放鹿角之后,他们更不敢动手了,只能紧急上报平郭方向。</p>
慕容仁在初七正午收到了消息,然后一直没下文。</p>
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命令,即到底以什么态度来面对登陆的梁人?敌军还是友军?赶紧给个准信啊。</p>
初九,慕容仁以东夷校尉翟楷、辽东相庞鉴为使,</p>
南下马石津。</p>
初九这天,马石津这边已有杨宝、钟离克两部登陆成功。</p>
两批上岸了水陆军士一万四千余人,其中比较核心的是左飞龙卫府兵及其部曲四千余众,这是比较能战的,且一应器械齐全,休养了两天后也渐渐缓过来了,唯缺少骑乘用马,让他们的飞龙之名难副其实。</p>
另有近五千青州丁壮,他们只接受过粗浅的军事训练,战斗力有限。不过也没人指望他们上阵厮杀,青州丁壮的最主要工作还是营建。</p>
其第一项工作便是修建深入海湾的栈桥,以利船只停靠、货物装卸;第二项工作是修建临时仓库、营房,以便囤积资粮、器械以及人员;</p>
第三项工作是以半坍塌的沓县故城为基,修筑新城,作为大梁朝在辽东的战略支撑点。</p>
从这便可以看出,杨、钟离二人并没有北上的意思,至少短期内没有。</p>
于是你便看到了,六月初九这天,马石津、沓县故地一派热火朝天。</p>
搬运货物的搬运货物,修建营寨的修建营寨,就地布防的就地布防,甚至水军将领开始琢磨如何返航,到底是等风向变化呢,还是顺着海流绕圈飘回去,抑或是去到大海上后,再捕捉那多变的风向。</p>
总而言之,这个季节北上容易,返航困难。</p>
但不返航也不行,这么多空船聚集在马石津做甚?不但停泊起来困难,也影响后续物资、人员的转运。</p>
“若慕容仁肯提供补给倒也没那么紧急。”钟离克说道:“却不知他有没有粮草。”</p>
шшштt kan¢ ○</p>
“草肯定有,漫山遍野都是,你能吃么?”杨宝哈哈大</p>
笑道:“粮有点麻烦。据慕容翰所言,慕容仁镇平郭之时,辽东约有十五万人。而今又丢了几个县,我看最多还剩十万男女老少。十万人里,鲜卑之众五六万,中夏百姓三万左右,另有少许高句丽、扶余、段部鲜卑之众,多为历年掳掠的奴婢。</p>
昔年慕容庾在世时,慕容翰、慕容仁随父征战,屡立战功,因此得以封建。</p>
其中,慕容翰镇襄平,慕容仁镇平郭。</p>
慕容廆死后,诸子入柳城奔丧,慕容翰疑慕容皝要害他,仓皇出奔。</p>
慕容昭、慕容仁惊惧,于是双双逃至辽东,举兵相抗。</p>
去年年底,慕容皝发兵攻辽东,大胜,取襄平等三县,慕容昭战死,翟楷、庞鉴率残部南遁平郭。</p>
平郭算是慕容仁的老巢了。</p>
当年慕容翰镇襄平时,善于抚慰胡汉百姓,从军中士卒到地方豪强都信服他。</p>
慕容仁向来佩服这个兄长,于是跟着学习,倒把平郭周边的局势安定了下来。</p>
目前慕容仁势力的主要农牧区域就在平郭城周边,同时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带,军士家属、汉人豪强、各色部落皆汇聚于此,总人口当在五万左右————农耕区域大致在后世鱼圈区、盖州沿海平原,东边的山区以部落放牧为主。</p>
其实他本来还有一个重要的人口聚集区,即襄平(今辽阳),不过已经丢了。</p>
而在襄平以南、平郭以北的汶县一带,又是一个农牧业发展比较好的区域,但现在处于前线,百姓没法好好生产,这些人口、财富能否有效利用是个大问题———这个区域位于后世营口、海城一带。</p>
所以说,慕容仁帐下人口看似有十万众,其实要大打折扣,他能养活自己,维持军争就不错了,其实拿不</p>
出多少粮食、牲畜支持新近登陆的梁军。</p>
人,终究要靠自己。</p>
六月初十,杨宝在马石山上接见了慕容仁的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