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危机后整顿图治,新挑战再启征程(1 / 2)

击退敌军的边境战场一片狼藉,残肢、断刃与破碎的旗帜散落各处,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与硝烟味,混合着泥土与死亡的气息。萧宇和诸葛逸并肩站立在这片满是疮痍的土地上,望着士兵们忙碌地清理战场,两人的心情却异常沉重。这场胜利虽暂时化解了危机,但也让他们清晰认识到国家所面临的严峻局势,敌人绝不会就此罢休,后续的挑战或许会更加棘手。

“诸葛兄,这次虽击退敌军,可我们损失也不小,当务之急是整顿军队,加强防御,以防敌人再次进犯。”萧宇眉头紧锁,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诸葛逸微微点头,神色凝重:“萧将军所言极是。不仅如此,战后重建、安抚百姓、稳定朝堂同样迫在眉睫,任何一环出问题,都可能让国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两人简短交流后,便各自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萧宇穿梭于各个军营之间,亲自查看士兵们的伤势,鼓舞他们的士气。对于在战斗中表现英勇的士兵,他当场予以表彰和奖励,希望以此激励全体将士,让他们明白,每一份付出都不会被辜负。同时,他还着手统计军队的物资损耗,紧急向京城发去文书,请求补充兵器、粮草以及药品等物资。

在军事整顿方面,萧宇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复盘和总结。他召集众将领,详细分析此次战斗中暴露出的问题,从战术配合到武器装备,从士兵训练到指挥调度,逐一探讨改进方案。对于表现欠佳的部队,他亲自指导训练,强调团队协作和战术执行的重要性;对于表现出色的部队,则将其作战经验推广至全军,提升整体战斗力。此外,他还与云树灯、盒子木再次深入交流,希望他们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良武器装备,研发更适合实战的新型武器,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复杂战斗局面。

与此同时,诸葛逸则马不停蹄地赶回京城。他深知,朝堂的稳定是支撑前线战事的关键,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内乱,让敌人有机可乘。一回到京城,他便进宫面见新皇,详细汇报了边境战事以及后续的应对策略。新皇对诸葛逸和萧宇在战场上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但也对国家未来的局势表示担忧。

“诸葛爱卿,如今局势艰难,朕全赖你和萧将军力挽狂澜。可接下来该如何是好,你且细细说来。”新皇神色忧虑,眼中满是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诸葛逸恭敬地呈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折,上面详细罗列了战后的各项应对措施:“陛下,臣以为,首先要稳定朝堂人心。此次战争暴露出朝堂内部仍有部分官员立场不坚定,需进一步加强思想引导和监督。同时,对在战争期间积极支持前线、做出贡献的官员予以嘉奖晋升,树立良好榜样。”

新皇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其次,战后重建工作刻不容缓。边境地区百姓受灾严重,房屋被毁,农田荒芜,需尽快发放赈灾物资,帮助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臣建议从国库中拨出专款,用于修复房屋、修缮水利设施以及购置种子农具等,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诸葛逸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再者,经济是国家的根基。战争导致商业受阻,物价波动,我们要采取措施稳定市场,鼓励商业发展。可适当减免商户的赋税,提供低息贷款,促进贸易往来。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确保民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