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逸在朝堂上积极斡旋,争取各方支持。他向新皇详细汇报局势,力陈加强海防的紧迫性,新皇当即下旨,拨出巨额款项用于海防建设与军备购置。诸葛逸还协调各方资源,组织沿海百姓参与后勤保障,建立起完善的物资供应与伤员救治体系。
然而,备战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朝堂上,部分官员担忧大规模军备投入会加重百姓负担,对萧宇和诸葛逸的决策提出质疑。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站出,忧心忡忡道:“二位大人,如今全力备战,赋税难免加重,百姓恐难以承受,还望三思啊。”
萧宇耐心解释:“大人,若不加强海防,一旦敌寇入侵,沿海百姓将生灵涂炭,国家经济也将遭受重创。如今的投入,是为了日后的安宁,待击退外敌,国家自会休养生息,减轻百姓负担。”
诸葛逸也补充道:“我们已规划周全,会合理调配资源,确保赋税征收公平合理,且战后会着重发展经济,让百姓尽快恢复富足生活。”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多数官员最终认可了他们的决策。但萧宇和诸葛逸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唯有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才能彻底平息质疑。
在紧张的备战过程中,萧宇还不忘关注士兵的士气与生活。他时常深入军营,与士兵们一同训练、用餐,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困难。士兵们被他的关怀与鼓舞所感染,士气高涨,纷纷表示愿为保卫国家奋勇杀敌,马革裹尸。
随着炎辉帝国舰队来袭的日子愈发临近,整个中原沿海弥漫着大战将至的紧张氛围。萧宇站在海边高耸的了望塔上,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心中暗暗发誓:定要让来犯之敌有来无回,守护好这片国土与万千百姓 。海风呼啸,吹起他的披风烈烈作响,恰似即将奏响的战争序曲,而他,已做好了迎接暴风雨的准备,一场惊心动魄的海上决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