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改革方案虽在皇帝的支持下得以通过,可实施过程却如逆水行舟,每前进一步都困难重重。萧宇深知,孙权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权力被削弱,必定会在暗处使尽手段,百般阻挠。
改革的首要任务便是组建独立的财政监察机构,负责监督朝廷的各项财政收支。萧宇亲自挑选了一批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官员,组成了监察队伍。然而,这些官员刚一上任,便遭遇了各种麻烦。孙权暗中指使一些与他勾结的富商,故意制造账目混乱,让监察官员无从下手。同时,朝中一些孙权的党羽也在背后诋毁监察官员,说他们是萧宇的亲信,是为了排除异己而设立的工具。
面对这些无端的指责和恶意的阻挠,萧宇没有退缩。他一面安抚监察官员,鼓励他们坚守职责,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一面着手调查那些故意捣乱的富商,收集他们违法乱纪的证据。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终于掌握了几家富商偷税漏税、虚报账目等确凿证据。萧宇将这些证据呈递给皇帝,皇帝大怒,下令严惩这些不法富商。这一举动不仅震慑了其他心怀不轨之人,也为财政监察工作打开了局面。
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在改革税收制度时,萧宇提出了简化税种、减轻百姓负担、加强对富商和地主征税的措施。这一举措触动了许多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尤其是那些与孙权关系密切的富商和地主。他们联合起来,向朝廷施压,企图让皇帝收回成命。
孙权也趁机在皇帝面前进谗言:“陛下,萧将军的税收改革看似为百姓着想,实则会扰乱国家经济秩序。如今国家刚刚经历战乱和洪灾,正需要富商和地主们的支持来恢复经济。若是对他们加重征税,他们必然会心生不满,影响国家的稳定。”皇帝听后,心中不免有些动摇。毕竟,这些富商和地主在朝廷的经济活动中确实扮演着重要角色,若是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萧宇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明白,若不能说服皇帝坚定改革的决心,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于是,他连夜写了一份奏章,详细阐述了税收改革对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减轻百姓负担可以激发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对富商和地主合理征税,不仅不会影响国家经济,反而可以增加国库收入,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他还列举了历史上一些因税收改革而使国家繁荣昌盛的例子,以增强说服力。
第二天,萧宇进宫面见皇帝,将奏章呈给皇帝,并再次诚恳地说道:“陛下,改革虽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坚定地走下去。如今百姓生活困苦,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而那些富商和地主,他们享受着国家的庇护,理应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皇帝听了萧宇的话,又仔细看了奏章,沉思良久后说道:“萧将军,朕明白你的苦心。但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虽然皇帝没有立刻表态支持,但萧宇从皇帝的话语中感觉到了一丝希望。他知道,皇帝已经开始认真考虑他的建议了。回到将军府后,萧宇并没有放松。他继续收集各种数据和资料,以证明税收改革的可行性。同时,他还发动朝中支持改革的大臣,一起向皇帝进言,争取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