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危境环伺志不摇(2 / 2)

郑王府内,捷报频传,郑王爷愈发得意。“顾长渊一死,朝廷就群龙无首,京城唾手可得!”他举起酒杯,仰头大笑。孙谋士却依旧谨慎,“王爷,不可大意,顾长渊诡计多端,或许……”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郑王爷打断了,“先生多虑了,他已经插翅难飞!”郑王爷下令在京城外集结更多的兵力,准备对京城发动总攻。

城中百姓人心惶惶,逃难的马车络绎不绝,街上到处都是哭喊声和叫骂声。店铺纷纷关门,街道空空荡荡,一片萧条景象。

孙谋士深知,攻城容易守城难,单凭武力强攻,必然损失惨重。他决定再次使用离间计,让朝廷官员之间互相猜疑,瓦解朝廷内部的团结。他派人散布谣言,说某些官员暗中与郑王勾结,意图谋反。这些谣言迅速在京城传播开来,朝廷官员人人自危,互相猜忌,朝堂之上乱作一团,原本就摇摇欲坠的朝廷更加混乱。杨将军对皇帝的决策越来越不满,他觉得皇帝优柔寡断,错失了最佳的平叛时机。

李太监看着乱作一团的宫廷,心中暗喜。他趁着混乱,偷偷潜入皇帝的寝宫,打开一个暗格,里面放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珍稀古玩。这些都是他多年来收受贿赂积攒下来的财富。他将这些财物装进一个大包袱里,准备在局势失控时逃离。他环顾四周,确认无人注意后,背起包袱,悄悄地离开了寝宫。离开寝宫后,他鬼鬼祟祟地向宫中一处偏僻的角落走去,那里有一条通往宫外的密道…他突然停下了脚步,因为他听到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李公公这是要去哪儿啊?”

李太监肥胖的身躯一颤,手中的包袱险些滑落。他缓缓转过身,看到顾长渊似笑非笑地站在他身后,心中顿时凉了半截。“顾…顾大人…您…您怎么在这儿?”他结结巴巴地问道,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顾长渊没有回答,只是用锐利的眼神盯着李太监,看得他浑身发毛。“李公公这是准备去哪儿啊?带着这么多…‘行李’?”顾长渊语气冰冷,目光落在他背上的包袱上。

李太监脸色惨白,汗如雨下。“这…这…这是老奴…老奴的家当…”他支支吾吾地解释道,却不敢直视顾长渊的眼睛。

顾长渊冷笑一声,“是吗?那打开让本官看看,都是些什么‘家当’?”

李太监知道自己无法抵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包袱也掉落在地上,里面的金银珠宝散落一地,在昏暗的宫殿里发出耀眼的光芒。

“顾大人饶命!顾大人饶命!老奴只是一时糊涂…”李太监不断磕头求饶,额头鲜血淋漓。顾长渊看着眼前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宫中混乱,人心惶惶,正是因为有这些蛀虫的存在,才让朝廷更加腐朽不堪。

他弯腰捡起一块金锭,在手中掂了掂,“李公公,你可知这是什么?”

李太监不敢说话,只是不停地磕头。

“这是民脂民膏!是百姓的血汗钱!你却用它来满足自己的私欲!”顾长渊的声音越来越大,充满了愤怒。他将金锭扔在地上,“来人!将李太监拿下!”

两名侍卫应声而出,将李太监拖了下去。李太监的哭喊声在空荡荡的宫殿里回荡,更增添了几分凄凉。

与此同时,城外叛军营地里,陈士兵所在的部队正遭受着叛军的劝降。郑王爷派出的使者在阵前高声喊话,承诺只要他们投降,就能得到荣华富贵。一些士兵开始动摇,他们本就是普通百姓,被迫参军,对朝廷并没有多少忠诚可言。

“兄弟们,我们跟着朝廷打仗,出生入死,到头来却连饭都吃不饱!郑王爷承诺给我们良田美宅,荣华富贵,何乐而不为呢?”一个士兵大声说道。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士兵的共鸣,他们开始窃窃私语,军心开始动摇。陈士兵看着这一幕,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如果军心涣散,后果不堪设想。

城内,周贵族府邸,周贵族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他已经观望了许久,朝廷和叛军双方都派人来拉拢他,但他始终没有做出决定。如今,局势越来越紧张,他必须做出选择。他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然后又将纸揉成一团,扔进火盆里。他再次拿起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提笔写下一封书信,盖上自己的印章,交给一名心腹,“立刻将这封信送到郑王府!”